中国建筑作为一种“风格/式样”

被引:0
作者
王颖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会议名称
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
会议时间
1600-01-01
会议地点
中国广东广州
中图分类号
TU-86 [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1304 1403
类型
摘要
中国建筑是如何同一种特定的"风格"联系在一起的?本文回到近代建筑话语的具体语境中,探讨"式样"在近代建筑文化语境中的意义。通过梳理"风格"、"式样"这两个概念的演变,希望指出,它们对理解中国建筑的近代化过程尤其是传教士以及外国建筑师所创造的"中国建筑"如何被作为一种"风格/式样"而接受,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西方的"风格"概念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影响了第一代归国建筑师的观念和实践,而从中国古代传统而来的"式样"概念,又为对于建筑外观形式的理解创造了普遍被接受的环境。一方面,中国工匠的建造行为和对于"式样"的模仿,为"中国式样"在近代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土壤,也是传教士和西方建筑师创造的中国式样被广泛接受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中国建筑师所受的西方教育使得他们易于接受传教士和外国建筑师的视角。在这种情形下,第一代建筑师继续进行着"中国风格"的创造。 更多 还原
引用
收藏
页数:1
共 13 条
[1]   创造中国现代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师的责任 [C]. 
马国馨 .
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
,1600
[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C]. 
不详 .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2013
[3]   经济与建筑之间的关联在中国建筑史的体现 [C]. 
赵慧敏 .
太原市民营企业工程技术发展推进会
,2014
[4]   一个现代中国建筑的创建: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筑与城市空间意义 [C]. 
彭长歆 .
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
,1600
[5]   中国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及其现代贡献 [C]. 
刘克明 .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
,1600
[6]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长河中的重要支流——中国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对中国建筑文脉的传承、发展与贡献 [C]. 
黄庄巍 .
2021-2022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22
[7]   言说与建造:20世纪初的媒体与现代中国建筑师的出现 [C]. 
王凯 .
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
,1600
[8]   中国建筑文化再反思——回应叶廷芳先生《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 [C]. 
张良皋 .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
,1600
[9]   《一个中国建筑师心目中的双城记:巴黎和上海》 [C]. 
郑时龄,,,,,, .
21世纪都市发展和文化:上海——巴黎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600
[10]   作为一种“记忆场所”的火车站建筑文化构成和再生 [C]. 
周莹 .
2017年山东社科论坛--首届“传统建筑与非遗传承”学术研讨会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