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态势的“火花”——记中国建筑史模型建构课改的实践

被引:0
作者
赵琳
刘源
机构
[1]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古建建构; 中国建筑史课程; 3D激光打印; 数控打印技术; 互动教学;
会议名称
2016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
2016-08-01
会议地点
中国内蒙古包头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TU-092 [中国建筑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2 060107 060207 0712 083304
类型
摘要
本文以中国建筑史课程引入古建模型的建构教学改革为背景,对模式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通过对照总结教学改革各环节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有针时性地不断提升和完善教学改革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互动效果,提升学生对古典建筑文化的理解深度和运用中国古代营造技术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5
页数:5
共 50 条
[1]   我的“中国建筑史”之路 [C]. 
路秉杰 .
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
,1600
[2]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C]. 
赵冲 ;
严巍 ;
高宁 .
2022中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建筑学院长系主任大会
,2022
[3]   经济与建筑之间的关联在中国建筑史的体现 [C]. 
赵慧敏 .
太原市民营企业工程技术发展推进会
,2014
[4]   思维·观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建筑史课程群教学实践 [C]. 
宋辉 .
2019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9
[5]   中国建筑典型模型的建立 [C]. 
沙华晶 ;
许鹏 .
上海市制冷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
,2011
[6]   试论颐和园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C]. 
耿刘同 .
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
,2001
[7]   中国建筑设计业CAD技术的新选择 [C]. 
孙大军 .
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
,1600
[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C]. 
邓杰 .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
,2013
[9]   中国建筑不灭的凝固美 [C]. 
刘俊 .
2012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
,2012
[10]   近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新视角 [C]. 
王巍 ;
吴葱 ;
周悦煌 .
2021-2022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