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要素机制与实践路径

被引:59
|
作者
陈健 [1 ]
张颖 [1 ]
王丹 [2 ]
机构
[1]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全面振兴; 生产力三要素; 新型生产关系;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2404029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新质生产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保障。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农村发展呈现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及劳动者智能化等特征,实现农村传统生产方式、交易流通方式和融资方式的革新,促进传统农村经济从低技术、高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向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益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当前,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还存在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滞后、缺乏有效保障机制等障碍性因素。应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生产力三要素跃迁升级,全面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步伐;以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