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基于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分析
被引:26
|作者:
李弦
[1
]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乘数效应;
新质生产力;
全要素;
理论逻辑;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24.05.002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1201 ;
摘要: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其基本内涵是立足于劳动过程及其诸要素的组合创新。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构成生产力发展的4.0阶段,数据要素具有放大叠加、依附倍增、复合通用、动态精准、累积溢出效应、规模报酬递增、马歇尔外部性等质性特征,已经融入劳动过程诸要素和新质生产力全要素,能够滋养新型劳动者、催生新型劳动资料、孕育新型劳动对象、赋能全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快培育并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综合施策、协同发力,以培育新型数字劳动力、激活数据生产力、优化数据权利束、建立数据要素指标体系为着力点,形成联动层、技术层、指标层、治理层的优化组合。在未来,还需要科学统筹新与旧、数与实、破与立、质与量、内与外的基本关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形成旧质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梯次发展、有序跃迁的良性发展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6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