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树脂浸胶法对桉木重组木尺寸稳定性影响机理

被引:6
作者
吴婕妤
张亚梅
于文吉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关键词
吊笼式浸胶; 辊压树脂浸胶; 桉木重组木; 表面性能; 耐水性能; 尺寸稳定性;
D O I
10.12171/j.1000-1522.20230206
中图分类号
TS652 [制材加工];
学科分类号
0829 ; 082902 ;
摘要
【目的】为解决重组木制备过程中重组单元施胶不均匀导致的尺寸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辊压树脂浸胶工艺制备重组木,探究辊压树脂浸胶工艺对桉木重组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方法】分别通过吊笼式浸胶法和辊压树脂浸胶法制备桉木重组木,采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重组单元和重组木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胶液分布情况,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粗糙度仪、接触角测定仪以及63℃水泡24 h和28 h循环法(沸水煮4 h,63℃烘20 h,沸水煮4 h)研究重组木表面化学成分、表面粗糙度、表面润湿性和耐水性能。【结果】与吊笼式浸胶法制备的重组木(CWS)相比,辊压树脂浸胶法制备的重组木(RWS)表面裂隙减少,粗糙度降低,表面润湿性减弱,耐水性能显著增强。RWS表面粗糙度Ra和Rz相比CWS分别下降了34.38%和72.75%。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第20 s时RWS的表面接触角相对于CWS增大幅度为283.95%。63℃水泡24 h测试结果显示:RWS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宽度膨胀率分别为5.47%和1.11%,与CWS相比降低幅度分别达到52.16%和50.09%。28 h循环测试结果显示:RWS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宽度膨胀率分别为6.24%和1.17%,与CWS相比降低幅度分别为51.45%和58.51%。辊压浸胶过程对重组单元产生了二次破坏,增加了胶液进入的通道;同时,辊压使细胞在被压缩到恢复原貌的过程中产生的负压,增加了胶液的渗透深度,形成网状胶合结构,加强了重组木的胶合性能,抑制了木材细胞在吸水后的回弹。【结论】辊压树脂浸胶法提高了重组木内部胶液分布的均匀性,降低了桉木重组木表面的粗糙度和润湿性,显著提高了重组木的耐水性能,改善了重组木的尺寸稳定性,对重组木的工艺优化和连续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重组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J].
于文吉 .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3, 37 (01) :1-7
[2]   蒸汽热处理对桉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J].
李腊梅 ;
谢桂军 ;
曹永建 ;
李兴伟 .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 38 (06) :74-80
[3]   辊压树脂定向渗透工艺对竹束干燥及重组竹性能的影响 [J].
张亚梅 ;
祝荣先 ;
余养伦 ;
于文吉 .
林业工程学报, 2022, 7 (05) :44-49
[4]   结构用桉木重组木的适宜性制备工艺 [J].
雷文成 ;
张亚慧 ;
葛立军 ;
于文吉 .
林业工程学报, 2022, (06) :46-52
[5]   我国木(竹)质重组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J].
余养伦 ;
于文吉 ;
邓侃 .
中国人造板, 2018, 25 (06) :1-5
[6]   浸胶法对桉树纤维化单板重组木性能的影响 [J].
张亚梅 ;
于文吉 ;
牛义 .
木材工业, 2015, (05) :17-19
[7]   密度对桉树纤维化单板重组木性能的影响 [J].
余养伦 ;
周月 ;
于文吉 .
木材工业, 2013, (06) :5-8
[8]   桉树单板高值化利用最新研究进展 [J].
余养伦 ;
于文吉 .
中国人造板, 2009, 16 (05) :7-12
[9]   人工林毛白杨木材解剖构造与染色效果相关性的研究 [J].
段新芳 ;
鲍甫成 .
林业科学, 2001, (01) :112-116
[10]  
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特性与机理研究[D] 贺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