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与实现路径

被引:396
|
作者
杜传忠 [1 ]
疏爽 [2 ]
李泽浩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发展;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2312020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2 ; 020105 ; 060207 ;
摘要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算法+算力”占据价值链高端,成为推动创新范式变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历史地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础,从“生产要素—组织形态—产业体系—技术创新”四个维度揭示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数智化生产条件下因科学技术持续突破创新和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质态,其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广泛的渗透性、高效的提质性、明显的动态性和显著的融合性。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提升生产要素质量,催生新型生产组织形态,实现核心主导产业、交叉融合产业、潜在关联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之间的互联互动,并赋能创新生态系统,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应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使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内生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