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肾损伤分子-1(Kim)、血肌酐(SCr)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体外循环术(CPB)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早期预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2月收住入院的先心病患者100例,将CPB术后发生AKI患者26例作为Ⅰ组,术后未发生AKI患者74例作为Ⅱ组。比较分析两组CPB前及术后各时间CySC、Kim、SCr水平,以及SCr、尿量(UPD)的变化。结果 CPB前,两组CySC、Kim、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后CySC、Kim、SCr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2 h CySC、6 h Kim升高,并在术后12 h达峰值(P<0.05),SCr术后即开始逐步升高,术后12 h达小高峰,其后缓慢升高(P<0.05);术后各时间段Ⅰ组CySC、Kim、SCr水平高于同时间Ⅱ组水平(P<0.05),但UPD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M-1、Cys C、SCr联合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63,高于SCr和UPD联合检测的0.7135。结论先心病CPB术后发生Ak I的概率较高(26%);CySC、Kim在AKI发生的超早期即升高,而SCr在AKI发生过程中呈相对缓慢升高的态势,相较于传统的SCr、UPD联合检测,KIM-1、Cys C、SCr联合检测在先心病行CPB所致AKI早期预警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