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呼政应”走向“未呼先应”——基于“接诉即办”实践样态及其优化转型的探讨

被引:11
|
作者
刘巧兰 [1 ]
王丛虎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政民互动; 民呼政应; 接诉即办; 吹哨报到; 未呼先应; 未诉先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民呼政应”是当前政民互动实践中的理想方式,主要指公民高程度参与、政府高程度回应有机结合的状态。“接诉即办”的北京模式是“民呼政应”的典型实践样态。高位推动下多维施压和赋权增能互嵌共生构成理解“民呼政应”缘何可能的分析框架。多维施压源自于市民反馈、上级点评、同级竞赛,赋权增能由“吹哨报到”与“社区动员”机制促成。但“民呼政应”仅是当前实践中的理想方式,并非完美无缺,其实践样态“接诉即办”还存在着行动滞后、充斥大量无理诉求、治理效能与资源投入不相匹配等问题。未来,应当致力于探寻从“民呼政应”到“未呼先应”的超越之道,构建“未诉先办”的新型实践样态,实现“接诉即办”的优化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