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

被引:65
作者
赵哈林
赵学勇
张铜会
张小由
李玉霖
刘立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荒漠; 绿洲; 沙漠化; 盐渍化; 土壤; 植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化可以归结为荒漠的荒漠化和绿洲的荒漠化两种类型。其中,荒漠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主要发生于土质荒漠和沙质荒漠。土质荒漠沙漠化的最终结果将由土质荒漠演变为沙质荒漠或砾质荒漠或风蚀劣地,沙质荒漠的沙漠化是由固定、半固定沙质荒漠演变为流动、半流动沙质荒漠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形成流动沙质荒漠。绿洲的荒漠化主要包括绿洲的干旱化、沙漠化和盐渍化3种类型。其中,干旱化常导致绿洲植被的衰退和死亡,致使绿洲萎缩,其边缘地带常和沙漠化叠加,导致流沙对绿洲的入侵。如果绿洲水源完全断绝,其绿洲将会消失,最终演变为沙质荒漠或风蚀劣地。绿洲盐渍化主要源于过度灌溉导致地下水位抬升,下层土壤盐分聚集地表所致,其结果是形成盐渍化绿洲。我国西北地区土质荒漠的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东部、天山南麓冲积扇上的土质荒漠带,以及准噶尔盆地北侧的荒漠草原带;沙质荒漠的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绿洲干旱化和沙漠化以甘肃民勤最为典型,而绿洲的盐渍化主要发生于新疆阿克苏、喀什地区一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新疆各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J].
杨燕玲 ;
于礼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 (05) :16-18
[2]   甘肃河西走廊草地沙质荒漠化监测与治理对策 [J].
吕子君 ;
卢欣石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365-370
[3]   新疆艾比湖湿地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 [J].
李虎 ;
高俊峰 ;
王晓峰 ;
吴焱 .
湖泊科学, 2005, (02) :127-132
[4]   中国沙漠科学的五十年 [J].
王涛 ;
赵哈林 .
中国沙漠, 2005, (02) :3-23
[5]   新疆草地资源特征与生态治理 [J].
许鹏 .
新疆环境保护, 2004, (S1) :34-37
[6]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时空变化 [J].
王涛 ;
吴薇 ;
薛娴 ;
孙庆伟 ;
张为民 ;
韩致文 .
地理学报, 2004, (02) :203-212
[7]   民勤地下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J].
马金珠 ;
魏红 .
干旱区研究, 2003, (04) :261-265
[8]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分析 [J].
王涛 ;
吴薇 ;
薛娴 ;
张伟民 ;
韩致文 ;
孙庆伟 .
中国沙漠, 2003, (03) :24-29
[9]   黑河流域地域系统的下游绿洲带资源—环境安全 [J].
刘钟龄 ;
朱宗元 ;
郝敦元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286-293
[10]   干旱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受水资源条件的影响分析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生态学报, 2000, (03) :36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