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Ent模型的广东省红树林潜在适生区和保护空缺分析

被引:40
作者
晁碧霄 [1 ]
胡文佳 [2 ,3 ]
陈彬 [2 ,3 ]
张典 [2 ]
陈光程 [2 ,3 ]
俞炜炜 [2 ,3 ]
马志远 [2 ,3 ]
雷光春 [1 ]
王玉玉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2]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3] 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物种分布模型; 保护空缺; 适宜生境; 潜在分布; 限制因子;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2011.009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红树林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广东省是中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在红树林保护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最大熵(MaxEnt)模型是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的物种分布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物种潜在适生区预测。本研究应用MaxEnt模型,根据广东省红树林分布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预测了该省红树林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分析了影响红树林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及其适生区间,识别了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空缺区域。结果表明,在气候、地形、底质类型、海表盐度、海表温度5组变量中,影响广东省红树林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为气温、海表温度和降水。关键环境变量的最佳适生区间为年平均温度22.37~23.58℃、最冷季平均海表温度23.15~23.34℃、年平均降水量1647.14~1809.61 mm、最干月降水量23.6~27.2 mm。广东省红树林的高适生区域主要集中于珠江口-大亚湾沿岸和雷州半岛-阳江沿岸,保护空缺主要出现在阳江港、镇海湾、珠江口、红海湾等地。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广东省红树林保护和修复行动与规划的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785 / 37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基于GIS的温州古树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刘益曦 ;
胡春 ;
朱圣潮 ;
兰思仁 ;
马知遥 .
中国园林, 2019, 35 (05) :107-111
[2]   广东省红树林分布现状与动态变化研究 [J].
杨加志 ;
胡喻华 ;
罗勇 ;
薛春泉 .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 34 (05) :24-27
[3]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空缺分析 [J].
卢元平 ;
徐卫华 ;
张志明 ;
张路 ;
谢世林 ;
张晶晶 ;
范馨悦 ;
欧阳志云 .
生态学报, 2019, 39 (02) :684-691
[4]   广东红树林区鱼类物种多样性 [J].
吴映明 ;
郑培珊 ;
刘妮 ;
唐以杰 ;
崔志民 ;
黄飘平 ;
黄芳 ;
王晓萍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7 (05) :104-114
[5]   广东红树林现状与林业生态建设的探讨 [J].
蓝广忠 ;
骆雪莲 ;
蓝水平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9 (08) :38-39
[6]   MaxEnt模型下的外来入侵种香丝草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J].
谢登峰 ;
童芬 ;
杨丽娟 ;
何兴金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4 (02) :423-428
[7]   基于MaxEnt模型的当归全球生态适宜区和生态特征研究 [J].
张东方 ;
张琴 ;
郭杰 ;
孙成忠 ;
吴杰 ;
聂祥 ;
谢彩香 .
生态学报, 2017, 37 (15) :5111-5120
[8]   中国红树林保育的若干重要问题 [J].
范航清 ;
王文卿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6 (03) :323-330
[9]   影响红树林建立和发展的因素 [J].
习龙 ;
石要红 .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 (10) :168-170
[10]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红树林影响的几个问题 [J].
傅海峰 ;
陶伊佳 ;
王文卿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10) :2842-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