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中国区域历史气温网格数据集的建立

被引:44
作者
李庆祥 [1 ]
李伟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格点数据集; 气温; 增暖; 误差; 均一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气候序列长度不一致以及由此导致的空间抽样误差在气候变化检测研究中常常产生影响,因此往往需要把全球或者区域尺度气候数据转化为格点气候数据集。文中分别采用修改后的一级差分方法和普通Kriging方法,把中国大陆(共约728个站,不含港、澳、台地区)气象台站1951年1月—2004年12月经过质量控制和均一化的历史气温数据转化为2.5°×2.5°经纬度网格化数据集。对比分析表明:应用上述两种方法,(1)格点化带来的空间抽样误差较小;(2)格点化后的格点气温序列和站点序列相关程度很高;(3)不同的方法建立的格点数据集在序列的相关性、距平场的相似性描述方面均非常一致。二者的相关性和相似性也表明文中所建立的格点数据集是比较合理的。最后利用格点化后的气温数据集,分别采取距平平均方法和一级差分方法,对近54年中国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了更为准确的估计。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中国区域气温增暖幅度的研究表明,整个中国区域内近50年气温表现出一致的增暖特点,其中以北方地区(西北、东北)气温增暖幅度最大,个别地区达到近0.6℃/(10a),而最低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年均气温增暖幅度较小,还不到0.1℃/(10a),全国平均的年平均气温近54年来增暖速率约为0.23—0.25℃/(10a),这和其他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而由于文中对数据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质量控制,使得估计结果更为精确、可信。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3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J].
任国玉 ;
郭军 ;
徐铭志 ;
初子莹 ;
张莉 ;
邹旭凯 ;
李庆祥 ;
刘小宁 .
气象学报, 2005, (06) :942-956
[2]   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城市热岛效应与人口的关系研究 [J].
黄嘉佑 ;
刘小宁 ;
李庆祥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6) :713-722
[3]   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陈隆勋 ;
周秀骥 ;
李维亮 ;
罗云峰 ;
朱文琴 .
气象学报, 2004, (05) :634-646
[4]   基于台站降水资料对不同空间内插方法的比较 [J].
冯锦明 ;
赵天保 ;
张英娟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2) :261-277
[5]   应用Kriging算法实现气象资料空间内插 [J].
刘峰 .
气象科技, 2004, (02) :110-115
[6]   定点观测气候序列的均一性研究 [J].
李庆祥 ;
刘小宁 ;
张洪政 ;
屠其璞 .
气象科技, 2003, (01) :3-10+22
[7]   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朱锦红 ;
姚檀栋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04) :9-18
[8]   中国近四十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 [J].
翟盘茂 ;
任福民 .
气象学报, 1997, (04) :35-46
[9]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J].
丁一汇,戴晓苏 .
气象, 1994, (12) :19-26
[10]   近40年我国气候趋势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气象, 1990, (10)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