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中几个重大科学问题的思考

被引:197
作者
潘桂棠
王立全
朱弟成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区域地质调查; 重大科学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22 [地质普查];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摘要
在世纪之交,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的青藏高原近百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神秘的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结构、组成、演化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喜马拉雅奠基于5.5亿年左右的泛非造山事件基底上,历经奥陶纪至泥盆纪台地沉积,并于石炭纪末转化为印度板块北缘的弧后伸展裂陷带;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曾是特提斯大洋南侧与冈底斯古岛弧带相对应的中生代弧后扩张盆地;冈底斯带曾经历了晚古生代岛弧造山作用;班公湖-怒江带两侧大量地质特征重大差异表明,班公湖-怒江带是冈瓦纳大陆北界,是印度(滇藏)地层区和华南(羌塘-三江)地层区的分界,是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解体后显生宙特提斯大洋俯冲、消减、碰撞,最后消亡的遗迹。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萨嘎县幅、桑桑区幅、吉隆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张振利 ;
田立富 ;
范永贵 ;
李广栋 ;
魏文通 ;
郭金城 ;
孙肖 ;
刘洪章 .
地质通报, 2004, (Z1) :427-432
[2]   定结县幅、陈塘区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李德威 ;
张雄华 ;
廖群安 ;
袁晏明 ;
易顺华 ;
曹树钊 ;
谢德凡 ;
刘德民 .
地质通报, 2004, (Z1) :438-443
[3]   墨脱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郑来林 ;
廖光宇 ;
耿全如 ;
董翰 ;
孙志民 ;
楼雄英 ;
李生 .
地质通报, 2004, (Z1) :458-462
[4]   拉孜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朱杰 ;
刘早学 ;
杜远生 ;
田望学 ;
李金平 ;
王昌平 .
地质通报, 2004, (Z1) :471-474
[5]   申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李才 ;
程立人 ;
王天武 ;
武世忠 ;
张予杰 ;
翟庆国 .
地质通报, 2004, (Z1) :479-483
[6]   措勤区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江元生 ;
周幼云 ;
王明光 ;
彭波 ;
徐天德 .
地质通报, 2004, (Z1) :512-515
[7]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钟华明 ;
夏军 ;
童劲松 ;
鲁如魁 ;
李运怀 ;
徐生发 .
地质通报, 2004, (Z1) :451-457
[8]   阿牙克库木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黎敦朋 ;
李新林 ;
周小康 ;
王向利 ;
戴新宇 ;
杜少喜 ;
王欣欣 .
地质通报, 2004, (Z1) :590-594
[9]   奥依亚依拉克幅、羊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刘爱民 ;
戴传固 ;
牟世勇 ;
王敏 ;
黄勇 ;
边申武 .
地质通报, 2004, (Z1) :585-589
[10]   且末县一级电站幅、银石山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柏道远 ;
贾宝华 ;
孟德保 ;
邓瑞林 ;
张晓阳 ;
马铁球 ;
陈必河 ;
刘伟 .
地质通报, 2004, (Z1) :564-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