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PCT及IL-6在早期诊断胎膜早破新生儿败血症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12
作者
宋娟
机构
[1]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
关键词
CRP; PCT; IL-6; 胎膜早破; 败血症; 应用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6(IL-6)在早期诊断胎膜早破新生儿败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胎膜早破新生儿58例,其中30例败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另28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于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检测其静脉血CRP、PCT及IL-6水平,3天后再次检测CRP、PCT。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时IL-6为(100.32±38.7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4.56±2.19)ng/L(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时的CRP为(8.74±3.3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2.35±1.09)mg/L(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时、3天后的PCT分别为(7.02±5.23)μg/L、(10.76±3.2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9±8.24)μg/L、(1.21±1.42)μg/L(P<0.05)。CRP与PCT在新生儿出生时诊断感染的临界值分别为7.2 mg/L和1.69μg/L,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56%和60%,77%和85%。第3天CRP和PCT的临界值为7.6 mg/L和1.82μ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67%,91%和87%。而对于IL-6新生儿出生时临界值为7.8 ng/L,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96%。结论:败血症患儿出生时的IL-6指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强,PCT指标的敏感性稍优于CRP。
引用
收藏
页码:1045 / 10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PCT、hs-CRP和血小板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及与病情的关系 [J].
胡新德 ;
刘宝涛 .
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27) :56-57
[3]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J].
卢燕 ;
芦惠 .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23) :93-94+106
[4]   48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J].
蒙丹华 ;
黄丽萍 ;
韦秋芬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20) :2195-2197
[5]   血清间α抑制蛋白、嗜中性粒细胞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评价 [J].
罗俊 ;
陈睿 ;
徐芬 ;
周北燕 ;
李月凤 ;
邹建话 ;
卢光进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2, 8 (03) :273-276
[6]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附视频 [J].
杨永朝 .
山东医药, 2011, (43) :91-92
[7]   血清IL-6、CRP、PCT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 [J].
陈小琴 ;
陈云 .
山东医药, 2009, 49 (47) :1-3
[8]   新生儿ABO溶血病并发败血症32例临床分析 [J].
莫蔚农 ;
孙辉 ;
王蛮蛮 ;
杨东梅 .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15) :2093-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