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1 条
果蔬采摘机器手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19
|作者:
吴剑桥
[1
]
范圣哲
[2
]
贡亮
[2
]
苑进
[3
]
周强
[4
]
刘成良
[2
]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2]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3]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4]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采摘机械;
场景分析;
机械抓手;
自动控制;
评价指标;
发展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241 [机械手];
S225 [收获机械];
学科分类号:
080202 ;
0828 ;
1405 ;
摘要:
鲜食果蔬收获是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的生产环节,高效低损采摘也是农业机器人研发领域中的难题,导致目前市场化的自动化果蔬采摘装备生产应用几乎空白。针对鲜食果蔬采摘需求,为改善人工采摘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设计了一系列自动化采摘设备,推动了农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研发鲜食果蔬采摘设备时,首先要确定采收对象和采收场景,针对作物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重量、场景的复杂程度、所需自动化程度,通过复杂度预估、力学特性分析、姿态建模等方式,明确农业机器人的设计需求。其次,作为整个采摘动作的核心执行者,采摘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设计尤为重要。本文对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结构进行了分类,总结了末端执行器的设计流程与方法,阐述了常见的末端执行器驱动方式、切割方案,并对果实收集机构进行了概括。再次,本文概述了采摘机器人的总体控制方案、识别定位方法、避障方法及自适应控制方案、品质分类方法以及人机交互、多机协作方案。为了总体评价采摘机器人的性能,本文还提出了平均采摘效率、长期采摘效率、采收质量、损伤率和漏采率指标。最后,本文对自动化采摘机械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明了采摘机器手系统将向着采摘目标场景通用化、结构形式多样化、全自动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40
页数:2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