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使用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吗?——基于4省1122个农户的证据

被引:7
|
作者
孙生阳 [1 ]
胡瑞法 [2 ,3 ]
张超 [4 ]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2]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3]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4]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内生性; 分位数处理效应;
D O I
10.13856/j.cn11-1097/s.2022.012.009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TN91 [通信];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0810 ; 081001 ;
摘要
本文基于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1 12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对不同分位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在平均意义上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具有很好的稳健性。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对不同分位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呈边际递增的变化,表明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户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作用机制显示信息通信技术使用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农业技术采用,从而达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