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46
作者
高辉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淮河夏季降水;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年代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我国台站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ERSST资料讨论了淮河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淮河夏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在突变之前,其降水呈线性减少趋势,而在其后降水呈线性增加趋势;同时,淮河夏季降水与前期ENSO的对应关系在突变前后有明显的差异,在突变前,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为显著的负相关,而在突变后,相关值转为弱的正相关。滑动相关结果显示:近20年是整个研究时段中二者对应关系最弱的时期。进一步研究发现:淮河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对应关系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经历了一个年代际变化,在突变前,淮河夏季降水与副高强度呈正相关,突变后则为负相关。其中淮河8月降水在突变前主要受副高脊线位置和副高北界影响,突变后则主要受副高面积和强度影响。即ENSO对淮河夏季降水预测的参考意义正在减弱,同时副高对降水的作用方式正在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江淮梅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和大气环流的联系 [J].
王钟睿 ;
钱永甫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3) :317-325
[2]   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J].
王 慧 ;
王谦谦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1) :45-54
[3]   太平洋区域海温跃变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J].
李峰 ;
何金海 .
气象科学, 2001, (01) :28-35
[4]   降水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变化的数值模拟 [J].
刘还珠 ;
姚明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04) :385-391
[5]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我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成因分析 [J].
励申申 ;
寿绍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03) :331-338
[6]   ENSO及其年代际异常对全球及亚洲季风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 [J].
徐建军 ;
朱乾根 .
气象学报, 1999, (03) :46-60
[7]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变化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J].
沙万英 ;
郭其蕴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S1) :32-39
[8]   厄尔尼诺与江淮流域旱涝灾害的关系 [J].
张秉伦 ;
王成兴 ;
曹永忠 .
自然杂志, 1998, (05) :289-293
[9]   东亚冬季风环流异常与中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天气的关系 [J].
孙淑清,孙柏民 .
气象学报, 1995, (04) :440-450
[10]   季风异常与江淮地区旱涝关系 [J].
尹树新 ;
江燕如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3, (01) :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