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坳陷湖盆异重流成因的水道—湖底扇系统——以松辽盆地白垩系嫩江组一段为例

被引:39
作者
潘树新 [1 ]
刘化清 [1 ]
ZAVALA Carlos [2 ]
刘彩燕 [1 ]
梁苏娟 [1 ]
张庆石 [3 ]
白忠峰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2]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3]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 嫩江组一段; 浊流; 浊积岩; 异重流; 异重岩; 沉积特征; 水道—湖底扇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3 [白垩纪(系)];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地区白垩系嫩江组一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沉积学、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分析,发现异重流成因的大型水道—湖底扇系统,对大型坳陷湖盆深水区分布的异重流及其形成的异重岩进行研究,构建了陆相湖盆异重流成因的水道—湖底扇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异重流发源于盆地边缘,经北部三角洲后在深水区形成完整的水道—湖底扇系统。自北向南依次发育顺直水道和弯曲水道,直线延伸距离超过80 km,宽度100~900 m;水道末端发育湖底扇,最大面积可达20 km2。该系统主要以细粒沉积为主,发育块状砂岩和流水成因的沉积构造,内部发育侵蚀接触面,富含陆源有机质碎屑,具底床载荷和悬浮载荷兼有的形成机制。异重岩沉积序列表现为向上变粗和向上变细的旋回成对出现,反映洪水逐渐增强随后又减弱的动力学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60 / 8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分散液态烃的成藏地位与意义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王东良 ;
李剑 ;
李永新 ;
胡国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 (04) :401-413
[2]   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趋势预测 [J].
邹才能 ;
翟光明 ;
张光亚 ;
王红军 ;
张国生 ;
李建忠 ;
王兆明 ;
温志新 ;
马锋 ;
梁英波 ;
杨智 ;
李欣 ;
梁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 (01) :13-25
[3]   异重流沉积动力学过程及沉积特征 [J].
杨田 ;
操应长 ;
王艳忠 ;
张少敏 ;
张会娜 ;
王思佳 .
地质论评, 2015, 61 (01) :23-33
[4]   湖盆细粒沉积特征与富有机质页岩分布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例 [J].
袁选俊 ;
林森虎 ;
刘群 ;
姚泾利 ;
王岚 ;
郭浩 ;
邓秀芹 ;
成大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 (01) :34-43
[5]   陆相湖盆深水底流改造砂:沉积特征、成因及其非常规油气勘探意义 [J].
潘树新 ;
陈彬滔 ;
刘华清 ;
李相博 ;
赵占银 ;
林铁峰 ;
张庆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 25 (10) :1577-1585
[6]   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异重流沉积新发现 [J].
杨仁超 ;
金之钧 ;
孙冬胜 ;
樊爱萍 .
沉积学报, 2015, 33 (01) :10-20
[7]  
Mass-transport Deposits of the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ongliao Terrestrial Basin, Northeast China: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Recognition Criteria and External Geometry[J]. PAN Shuxin,WEI Pingsheng,WANG Tianqi,LIU Caiyan,CHEN Bintao,LIANG Sujuan.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4(01)
[8]   陆相湖盆块体搬运体的沉积特征、识别标志与形成机制 [J].
潘树新 ;
郑荣才 ;
卫平生 ;
王天奇 ;
陈彬滔 ;
梁苏娟 .
岩性油气藏, 2013, 25 (02) :9-18+25
[9]   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分类和形成机制研究 [J].
李勇 ;
钟建华 ;
邵珠福 ;
毛毳 .
地质论评, 2012, 58 (05) :829-838
[10]   松辽盆地东部物源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潘树新 ;
卫平生 ;
王天琦 ;
梁苏娟 ;
赵志魁 ;
赵占银 ;
唐振兴 ;
崔海娜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6) :1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