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地区柱状下拉异常体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15
作者
杨平
丁博钊
范畅
朱兴卉
王亚静
杨沛
机构
[1]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石梯地区; 灯影组; 走滑断裂; 热液溶蚀; 下拉异常体; 岩溶垮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以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逆时偏移重新处理并结合高精度相干分析,对地震剖面上柱状下拉异常体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柱状下拉异常体在高石梯地区广泛分布,研究认为其是在走滑拉分形成的微型地堑的基础上,经多期热液活动的长期改造而形成的热液通道。以灯影组储集层为例,通过地震、地质联合分析,证实热液活动以溶蚀作用为主,对碳酸盐岩储集层进行了持续的建设性改造,进而提出热液通道和裂缝发育带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区。热液通道的发现对落实高产井位、扩大勘探领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岩溶储层特征及溶蚀作用证据 [J].
单秀琴 ;
张静 ;
张宝民 ;
刘静江 ;
周慧 ;
王拥军 ;
傅卓文 .
石油学报, 2016, 37 (01) :17-29
[2]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热液白云石化作用 [J].
蒋裕强 ;
陶艳忠 ;
谷一凡 ;
王珏博 ;
强子同 ;
江娜 ;
林刚 ;
蒋婵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6, 43 (01) :51-60
[3]   川中古隆起灯影组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展布 [J].
罗冰 ;
杨跃明 ;
罗文军 ;
文龙 ;
王文之 ;
陈康 .
石油学报, 2015, 36 (04) :416-426
[4]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古隆起构造特征及对特大型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 [J].
魏国齐 ;
杨威 ;
杜金虎 ;
徐春春 ;
邹才能 ;
谢武仁 ;
武赛军 ;
曾富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 (03) :257-265
[5]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地貌恢复及意义 [J].
刘宏 ;
罗思聪 ;
谭秀成 ;
李凌 ;
连承波 ;
曾伟 ;
罗冰 ;
山述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 (03) :283-293
[6]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古潜山岩溶作用机理与发育模式 [J].
张庆玉 ;
梁彬 ;
曹建文 ;
淡永 ;
郝彦珍 ;
李景瑞 .
石油实验地质, 2015, (01) :1-7
[7]   川中古隆起构造演化特征及其与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关系 [J].
钟勇 ;
李亚林 ;
张晓斌 ;
刘树根 ;
巫芙蓉 ;
刘定锦 ;
邓小江 ;
陈胜 ;
杨飞 ;
李小娟 ;
蒋波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06) :703-712
[8]   川中震旦系—二叠系古岩溶塌陷体成因、特征及意义 [J].
李文科 ;
张研 ;
张宝民 ;
李劲松 ;
王君 ;
马晓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5) :513-522
[9]   四川盆地灯影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J].
斯春松 ;
郝毅 ;
周进高 ;
倪超 ;
潘立银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1 (03) :266-273
[10]   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 [J].
周正 ;
王兴志 ;
谢林 ;
莫静 ;
张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 25 (05) :7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