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胎龄胎膜早破致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母婴炎症因子水平与临床表现对比

被引:16
作者
周启立
刘利蕊
郭健
张金环
刘霞
机构
[1]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胎膜早破; C反应蛋白质;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胎龄胎膜早破所致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母婴炎症因子水平及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胎膜早破产妇(早破时间≥12 h)112例,其所分娩的新生儿均诊断为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依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72例、足月儿组40例。产前抽取产妇静脉血、产后抽取新生儿脐静脉血分别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对比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表现差异。结果早产儿组产妇外周血CRP、PCT及IL-6升高比例高于足月儿组(P均<0.05),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水平分布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产儿组脐静脉血中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PCT升高、IL-6升高比例与足月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CRP升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产儿组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暂停、腹胀(P均<0.05)。结论不同胎龄胎膜早破所致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产妇产前血清炎症因子、产后脐静脉血炎症因子水平及新生儿临床表现均有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感染监测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的应用效果评价 [J].
马爱青 ;
李明江 ;
周春梅 ;
孟祥峰 ;
曹修恒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 (15) :3531-3532+3535
[2]   区分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意义 [J].
楚燕芳 ;
余加林 ;
杜立中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 (10) :743-746
[3]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J].
崔雪薇 .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5, 42 (02) :177-180
[4]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及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J].
赵美健 .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4, (02) :86-88
[5]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 [J].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
余加林 ;
吴仕孝 .
中华儿科杂志, 2003, (12) :19-21
[6]  
实用新生儿学.[M].邵肖梅;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7]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management-inpatient versus outpatient: A retrospective review [J].
Ellestad, Sarah C. ;
Swamy, Geeta K. ;
Sinclair, Tammy ;
James, Andra H. ;
Heine, R. Phillips ;
Murtha, Amy P. .
AMERICAN JOURNAL OF PERINATOLOGY, 2008, 25 (01)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