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56
作者
邓希光
丁林
刘小汉
Paul A KAPP
Michael A MURPHY
Craig E MANNING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2]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4] Los Angeles
[5] Los Angeles 北京
[6] 中国科学院广洲地球化学研究所
[7] 广洲
[8] 北京
[9] CA -
[10] USA
[11] CA
关键词
蓝片岩; 地球化学特征; 洋岛型碱性玄武岩; 古特提斯洋;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的冈玛日 -桃形错地区蓝片岩被认为是板块构造边界的产物 ,通过对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 ,其原岩属于洋岛型碱性玄武岩。再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研究 ,表明在该地区存在一个古特提斯洋 ,可以作为晚古生代冈瓦纳与劳亚大陆的分界线
引用
收藏
页码:517 / 5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冈玛日地区蓝闪石片岩及其40Ar/39Ar年代学[J]. 邓希光,丁林,刘小汉,周勇,A.Yin,P.A.Kapp,M.A.Murphy,C.E.Manning.科学通报. 2000(21)
[2]   藏北羌塘中部冈玛日—桃形错蓝片岩的发现 [J].
邓希光 ;
丁林 ;
刘小汉 ;
An Yin ;
Paul A.Kapp ;
Michael A.Murphy ;
CraigE.Manning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0, (02) :227-232
[3]   西藏羌塘中部冈玛错-双湖蓝片岩带及其构造意义 [J].
胡克,李才,程立人,洪裕荣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5, (03) :268-274
[4]   蛇绿岩生成构造环境的Ba-Th-Nb-La判别图 [J].
李曙光 .
岩石学报, 1993, (02) :146-157
[5]   青藏高原古地磁研究新结果 [J].
董学斌 ;
王忠民 ;
谭承泽 ;
杨惠心 ;
程立人 ;
周姚秀 .
地质论评, 1991, (02) :160-164
[6]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与石炭二叠纪冈瓦纳北界 [J].
李才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2) :155-166
[7]   中国蓝闪片岩相的变质作用 [J].
叶慧文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87, (02) :103-111
[8]   西藏北部查桑-茶布裂谷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王成善 ;
胡承祖 ;
吴瑞忠 ;
张懋功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2) :36-49+124
[9]   中国的蓝片岩和板块构造 [J].
张兆忠 ;
冯锦江 ;
张秉良 ;
马宝林 ;
顾芷娟 .
岩石学报, 1986, (04) :31-40
[10]  
滇川西部古特提斯造山带[M]. 科学出版社 , 钟大赉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