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时代人的信息存在方式及其哲学意蕴

被引:29
|
作者
王天思 [1 ]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
关键词
信息文明; 人的信息存在方式; 共享; agent;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8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信息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根本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同时作为信息基本特性和人类学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人类相互性和信息相互性的叠加会迎来一个相互性倍增效应,人类的相互性将出现呈几何级数强化的局势,人越来越以信息方式存在。这使人的社会化过程和自我意识的建构都会发生重要转换。信息文明提供了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这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目的的本体基础。信息共享的天然本性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了共享范围原则上可以无限扩展的基础。共享的文明不仅具有通过信息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条件,而且有人性发展的依据。信息文明时代人主要以信息方式存在,既在存在论层面蕴含着认识论甚至本体论的重要结论,又具有价值论的丰富意蕴;随之而来的,就是使用理论的真正激活;而使用理论则意味着因果模式的复杂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0 +19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大数据中的因果关系及其哲学内涵
    王天思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5) : 22 - 42
  • [2]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 ,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 1999
  • [3]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 新华出版社 , (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 1997
  • [4]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2 Mark Poster. Chicago . 1990
  • [5] Discourse/Counter-Discourse: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ymbolic Resistance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2 Richard Terdima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