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RAP标记分析中国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

被引:161
作者
文雁成 [1 ]
王汉中 [1 ]
沈金雄 [1 ]
刘贵华 [1 ]
张书芬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SRAP; 遗传多样性; 遗传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方法】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amplifiedpolymorphism)标记对建国以来不同时期选育的130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25个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509个谱带、123个多态性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24%。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20.4个和4.9个。在遗传距离为0.12处,将13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分为A、B、C、D4个类群,其中78.5%的品种归入C类。C类又可在遗传距离0.10处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亚群,又有58.5%的品种归入Ⅲ亚群。说明我国近60%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遗传多样性较匮乏。遗传基础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前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基础最窄,80年代最宽,90年代略有下降。进入21世纪,品种间的遗传基础进一步下降。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1991~2000年间与2000年以后育成的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80年代前育成品种与80年代育成的品种平均遗传距离间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80年代与90年代育成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差异达到0.05的显著水平。我国育成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与引进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差异达到0.01的极显著水平。【结论】SRAP标记是一种经济、有效和可靠的分子标记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新型标记SRAP在棉花F2分离群体及遗传多样性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J].
林忠旭 ;
张献龙 ;
聂以春 .
遗传学报, 2004, (06) :622-626
[2]   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和瑞典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J].
马朝芝 ;
傅廷栋 ;
Stine Tuevesson ;
Bo Gertsson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11) :1403-1408
[3]   棉花SRAP遗传连锁图构建 [J].
林忠旭 ;
张献龙 ;
聂以春 ;
贺道华 ;
吴茂清 .
科学通报, 2003, (15) :1676-1679
[4]   应用于油菜研究的简便银染AFLP标记技术的构建 [J].
陆光远 ;
杨光圣 ;
傅廷栋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5) :413-415
[5]   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子标记 [J].
伍宁丰 ;
李汝刚 ;
伍晓明 ;
朱莉 ;
范云六 ;
钱秀珍 .
生物多样性, 1997, (04) :7-11
[6]   用RFLP标记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J].
孟金陵,田志宏,傅廷栋,钱秀珍 .
遗传学报, 1996, (04) :293-306
[7]   一种有效提取油菜叶片总DNA的方法 [J].
李佳,沈斌章,韩继祥,甘莉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5) :521-523
[8]   几种芸薹属油菜的起源和进化 [J].
刘后利 .
作物学报, 1984, (01) :9-18
[9]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eded and vegetative biotype buffalograsses based on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using ISSRs, SSRs, RAPDs, and SRAPs[J] . H. Budak,R. C. Shearman,I. Parmaksiz,I. Dweikat.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4 (2)
[10]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Buffalograss germplasm using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arkers [J].
Budak, H ;
Shearman, RC ;
Parmaksiz, I ;
Gaussoin, RE ;
Riordan, TP ;
Dweikat, I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4, 108 (02) :328-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