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韦帕(0713)螺旋雨带中尺度结构双多普勒雷达研究

被引:21
作者
周海光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台风; 螺旋雨带; 双多普勒天气雷达; 风场反演; 三维结构;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0.03.004
中图分类号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超强台风"韦帕"(Wipha)是2007年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在浙江省造成了特大暴雨。利用宁波和舟山双多普勒天气雷达同步观测资料,对"韦帕"的两条螺旋雨带进行了双雷达三维风场反演;并综合利用组网雷达拼图数据等资料,对螺旋雨带的三维精细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两条螺旋雨带的三维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螺旋雨带内部低层有多个强回波区,水平速度大值区主要分布在强回波带上;强回波带的低层有较强的上升气流,最强上升气流超过4 m/s。在螺旋雨带中存在多个辐合辐散对、上升下沉气流对,这对于螺旋雨带的维持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沿着台风中心的垂直剖面内,螺旋雨带内部的强回波区向雨带外侧倾斜。雨带外侧2 km高度以下的低层有较强的内流,最大值为5 m/s;雨带内侧有较强的外流,2 km高度以上均受外流控制;内流和外流在雨带中部低层汇合抬升。切向速度的强中心出现在3 km高度,速度值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2)两个时段的螺旋雨带也存在差异。前一个时段的螺旋雨带对流发展更旺盛,45 dBZ的回波高度为4.8 km,而后一个时段的螺旋雨带45 dBZ的回波高度仅3.2 km。垂直剖面内,前一个时刻螺旋雨带低层辐合更强,最强辐合值超过-15×10-4s-1,正是由于低层的强辐合和充足的水汽供应,才使得雨带内部中低层的回波发展旺盛。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8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两种导风方法在台风路径分析中的应用比较研究 [J].
李峰 ;
王振会 ;
官莉 ;
河惠清 .
气象科学, 2009, 29 (03) :330-334
[2]   台风“桑美”的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 [J].
马玉芬 ;
沈桐立 ;
丁治英 ;
张广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2) :277-286
[3]   超强台风“圣帕”(0709)特大暴雨过程的完全螺旋度分析 [J].
余贞寿 ;
倪东鸿 ;
闵锦忠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1) :45-53
[4]   一次台风外围雨带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及风场结构分析 [J].
闵爱莲 ;
牛生杰 ;
雷恒池 ;
吴玉霞 ;
张晓庆 .
气象科学, 2008, 28 (06) :619-624
[6]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一次暴雨过程的同化模拟 [J].
杨艳蓉 ;
王振会 ;
张沛源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5) :633-639
[7]   山东省一次积层混合云暴雨三维风场的双多普勒雷达探测 [J].
盛日锋 ;
王俊 ;
李欣 ;
龚佃利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5) :731-737
[8]   变分方法反演双多普勒雷达低层二维风场 [J].
黄思训 ;
曹小群 ;
闵锦忠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4) :453-459
[9]   近年来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 [J].
雷恒池 ;
洪延超 ;
赵震 ;
肖辉 ;
郭学良 .
大气科学 , 2008, (04) :967-974
[10]   不对称环流对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 [J].
河惠卿 ;
王振会 ;
金正润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3) :24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