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色季拉山高山松林降雨再分配格局研究

被引:6
作者
五金旦增
郑维列
张昆林
卢杰
机构
[1]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关键词
高山松; 林冠截留; 树干茎流; 分配格局; 色季拉山;
D O I
10.13466/j.cnki.lyzygl.2013.06.031
中图分类号
S715.2 [林冠截流和树干水流];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西藏色季拉山高山松林冠截留、树干茎流与大气降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总降水量达337.90 mm,其中林冠截留量为82.17 mm、截留率为24.32%、变化幅度为13.19%68.72%,穿透雨量为215.76 mm、穿透率63.85%、变化幅度为1.67%13.57%,树干茎流量39.97 mm、茎流率11.83%、变化幅度为29.70%73.26%。林冠截留量、穿透降雨量和树干茎流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分别为幂函数、直线性和二次函数关系。降雨的发生与林冠截留的产生是同步的,但是穿透产生和茎流产生与降雨发生并不同步。穿透雨和树干茎流是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出现的,而且刚开始很小,随后逐渐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6+167 +1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Genetic composition and diploid hybrid speciation of a high mountain pine, Pinus densata, native to the Tibetan plateau. XR Wang,AE Szmidt,O Savolainen. Genetics . 2001
[2]  
Throughfall, stemflow, and canopy interception loss fluxes in a semi-arid Sierra Madre Oriental matorral community[J] . D.E Carlyle-Moses. &nbsp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2003 (2)
[3]  
Influence of several tree traits on rainfall partitioning in temperate and boreal forests: A review. Barbier S.,Balandier P.,Gosselin F.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 . 2009
[4]   华北土石山区油松林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J].
梁文俊 ;
丁国栋 ;
臧荫桐 ;
高广磊 ;
包岩峰 ;
安云 ;
贺宇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4) :77-80
[5]   秦岭天然次生油松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延滞效应 [J].
陈书军 ;
陈存根 ;
邹伯才 ;
张硕新 ;
王得祥 ;
侯琳 .
生态学报, 2012, 32 (04) :138-146
[6]   华北石质山区油松林对降水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J].
胡珊珊 ;
于静洁 ;
胡堃 ;
金明 .
生态学报, 2010, 30 (07) :1751-1757
[7]   宁夏六盘山林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生态水文功能研究 [J].
时忠杰 ;
王彦辉 ;
于澎涛 ;
熊伟 ;
郭浩 ;
郭明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134-138
[8]   西藏林芝县高山松林下可燃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J].
邹林红 ;
周进 ;
陈群英 .
林业调查规划, 2005, (01) :73-76
[9]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 [J].
韦红波 ;
李锐 ;
杨勤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4) :489-496
[10]   几个树种的林冠降雨特征 [J].
王彦辉 .
林业科学, 2001, (04)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