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白垩系微体古生物组合及与地震波组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裘松余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吉林石油普查勘探指挥所长春
关键词
微体古生物; 地层对比; 地震波组; 生物组合; 白垩纪;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白垩纪微体古生物丰富,分布广泛,演化迅速。介形虫划分为15个组合带,孢粉5个组合带,轮藻4个组合带。其中某些组合带与地震波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依据。对应关系为两类:一类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为T4~1、T3~1和T3~0波组,均为划统的界面,与生物演化、建造类型和古气候的变化一致。另一类则是岩性的反映,为T1和T2波组,往往是区域对比标准反射层。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根据微体生物群的演化特征论松辽盆地白垩系的分统 [J].
叶得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8, (02) :111-126
[2]   东北地区早白垩世沉积类型兼论侏罗—自垩系界线 [J].
裘松余 .
吉林地质, 1987, (03) :11-27
[3]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登娄库组”之评述 [J].
裘松余 .
吉林地质, 1986, (01) :50-57
[4]   松辽盆地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 [J].
高瑞祺 .
古生物学报, 1982, (02) :217-224+281
[5]  
松辽盆地及其邻区白垩纪轮藻类[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振等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