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区沙棘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10
作者
余旋 [1 ,2 ]
刘旭 [3 ]
刘金良 [1 ]
张顺祥 [1 ]
于泽群 [1 ]
赵忠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教育部西部环境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关键词
沙棘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种群; 养分特性; 林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6 [沙棘]; S714.3 [森林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不同林龄(8、13、18a)的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沙棘人工林在不同生长发育进程中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土壤养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沙棘人工林磷脂脂肪酸总量、细菌特征脂肪酸总量、真菌特征脂肪酸总量均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磷脂脂肪酸总量、细菌总量在成熟林时达到最大值。真菌总量在中龄林时出现最大值,在进入成熟林后略有下降;2)不同林龄的沙棘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随着林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于成熟林时达到最大值;3)土壤微生物总PLFA量、土壤细菌PLFA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真菌PLFA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林龄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养分特性有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格氏栲林土壤微生物结构的多样性特征研究 [J].
马瑞丰 ;
刘金福 ;
吴则焰 ;
张广帅 ;
陈志芳 ;
洪伟 ;
何中声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34 (04) :14-19
[2]  
不同耕作方式对石灰性褐土磷脂脂肪酸及酶活性的影响[J]. 裴雪霞,党建友,张定一,王姣爱,张晶.应用生态学报. 2014(08)
[3]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学指标评价 [J].
刘杰 ;
马履一 ;
贾忠奎 ;
王西洋 ;
汪加魏 ;
宋春华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6) :88-93
[4]   栎黄枯叶蛾对沙棘林的危害及生物学特性 [J].
刘永华 ;
章一巧 ;
阎雄飞 ;
宗德禄 ;
宗世祥 ;
骆有庆 .
植物保护, 2013, (02) :147-151+169
[5]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特性 [J].
鹿士杨 ;
彭晚霞 ;
宋同清 ;
曾馥平 ;
杜虎 ;
王克林 .
生态学报, 2012, 32 (08) :2390-2399
[6]   不同类型沙棘人工林对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J].
陈金泉 ;
赵忠 ;
李玉新 .
土壤通报, 2011, 42 (03) :616-621
[7]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存活及生长对灌水和密度的响应 [J].
李孙玲 ;
李甜江 ;
李根前 ;
代光辉 ;
肖智勇 ;
李允菲 ;
高甲荣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03) :107-111
[8]   水分条件对中国沙棘生长及种群稳定性的影响 [J].
代光辉 ;
李根前 ;
李甜江 ;
李孙玲 ;
肖智勇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02) :1-8
[9]   沙棘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J].
李玉新 ;
赵忠 ;
陈金泉 ;
刘恩田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8) :67-74+82
[10]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退耕还林后土壤养分变化和微生物分布特征 [J].
易海燕 ;
宫渊波 ;
陈林武 ;
张敏 ;
唐春香 ;
黄正全 ;
陈鑫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2) :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