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77
作者
吕丽华 [1 ]
陶洪斌 [1 ]
王璞 [1 ]
赵明 [2 ]
赵久然 [3 ]
鲁来清 [4 ]
机构
[1] 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4] 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站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碳、氮代谢; 碳氮比; 氮肥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901、80、270 kg/hm2)对夏播玉米CF008、金海5号和郑单958碳、氮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茎叶碳、氮积累量,成熟期地上部总氮量均为在施氮量180 kg/hm2或270 kg/hm2下较高,但是最终碳、氮运转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在施氮量90 kg/hm2下较高。本试验中,碳运转率与产量呈正相关,氮运转率与氮肥利用率呈正相关,表明较高的碳、氮运转率可以促进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本研究在施氮量90 kg/hm2下,CF008和金海5号茎鞘的C/N值在吐丝期和成熟期分别为22.11~22.91、35.665~4.23,叶片的C/N值分别为4.325.11、9.061~0.57;在施氮量901~80 kg/hm2下,3个品种夏玉米产量达到了106881~1461 kg/hm2;CF008和金海5号的氮肥利用率达到了31.55%4~9.33%,而郑单958的氮肥利用率仅为15.11%1~9.20%。
引用
收藏
页码:630 / 6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供氮水平对夏玉米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J].
赵营 ;
同延安 ;
赵护兵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622-627
[2]   夏玉米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研究 [J].
徐祥玉 ;
张敏敏 ;
翟丙年 ;
李生秀 ;
张兴昌 ;
王朝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495-499+522
[3]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J].
易镇邪 ;
王璞 ;
申丽霞 ;
张红芳 ;
刘明 ;
戴明宏 .
作物学报, 2006, (05) :772-778
[4]   基于碳氮代谢的水稻氮含量及碳氮比光谱估测 [J].
薛利红 ;
杨林章 ;
范小晖 .
作物学报, 2006, (03) :430-435
[5]   吐丝期施氮对夏玉米粒重和籽粒粗蛋白的影响 [J].
王启现 ;
王璞 ;
王伟东 ;
鲁来清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59-64
[6]   不同玉米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生态生理机制 [J].
黄高宝 ;
张恩和 ;
胡恒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293-297
[7]   玉米碳氮代谢研究进展 [J].
李潮海 ;
刘奎 ;
连艳鲜 ;
不详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04) :318-323
[8]   氮钾营养对春玉米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影响 [J].
金继运 ;
何萍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9, (04) :57-64
[9]   长效肥料对提高夏玉米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J].
郭强 ;
赵久然 ;
陈国平 ;
王长武 .
北京农业科学, 1998, (03) :36-38
[10]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张国平 ;
张光恒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6, (04) :33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