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云南铁壳麦穗发芽抗性及成因初步研究
被引:6
作者:
杨金华
[1
,2
]
于亚雄
[2
]
程加省
[2
]
谭学林
[1
]
沈为频
[3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 云南省易门县种子管理站
来源:
关键词:
云南铁壳麦;
穗发芽;
形成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给云南铁壳麦在小麦抗穗发芽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以收获后保存于-20℃和常温下的云南铁壳麦为材料,研究了其穗发芽抗性的多样性及其形成因素。结果表明,32份云南铁壳麦平均穗发芽率为14.3%,穗发芽度为6.01%,具有很强的穗发芽抗性;整粒平均发芽率为24.3%,发芽指数为21.8%,表现出较强的休眠性;其中有3份铁壳麦休眠性较弱,2份在常温保存3个月后发芽率依然低于50%,休眠期较长。半粒的平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40.2%和28.7%,推测休眠性与种皮以及种子内的抑制物质有关。在颖壳+籽粒发芽实验中,-20℃保存材料的平均发芽率为11.8%,发芽指数为9.4%,说明颖壳浸出液对籽粒发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温下保存材料的平均发芽率在第1、第3、第5和第7天分别为27.4%、7.5%、1.9%和0.6%,8 d后仍有34.1%的籽粒未能发芽,说明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颖壳中抑制物质的浸出液浓度逐渐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从抑制率来看,种皮抑制率>颖壳机械抑制率>颖壳浸出物抑制率,表明云南铁壳麦的穗发芽抗性主要来自于种子的强休眠性,颖壳的机械作用和浸出物的抑制作用也是主要的形成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47 / 75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