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毗邻的中国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马铃薯甲虫发生区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状况,反演发生区马铃薯甲虫的传播路径。【方法】利用SSR、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不同地理种群的马铃薯甲虫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通过筛选8对有效引物进行SSR扩增得到的Shannon’s信息指数和平均基因多样性分别为(1.422 6±0.396 7)和(0.543 8±0.083 5),Nei's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206 8,即20.68%、79.3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运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扩增出28个条带,其中特异性条带1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0%,Shannon’s信息指数和平均基因多样性为(0.215 9±0.129 2)和(0.113 8±0.084 2),RAPD分子标记得出的Gst值为0.163 7,即16.3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83.67%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种群内。运用UPGMA聚类分析得知SSR分子标记方法中,中国东北与西北地区分为两支,乌昌地区与塔城地区聚类;RAPD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与SSR基本一致,个别地理种群聚类结果与地理位置存在一定偏差。【结论】SSR分子标记方法重复性好且较为高效,供试马铃薯甲虫样本遗传变异性较低,RAPD方法与SSR方法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马铃薯甲虫在中国新疆的传播路径,即马铃薯甲虫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塔尔巴哈台地区传入中国新疆塔城市,之后沿天山北坡逐步向东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