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刺参肠道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17
作者
张文姬
侯红漫
张公亮
李琴艳
杜晨萌
机构
[1]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仿刺参; 可培养微生物; 16SrDNA-RFLP; 系统发育分析;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1.09.001
中图分类号
Q93 [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为了解大连地区仿刺参肠道可培养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信息,用2216、TCBS和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从大连地区冬、春两季的仿刺参肠道中共分离得到141株细菌,通过16SrDNA-RFLP分析后,得到17个不同的类群。从各个类群中随机选取代表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地区仿刺参肠道细菌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芽孢杆菌属(Bacillu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交替假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气球菌属(Aerococcus),发光菌属(Photobacterium),葡萄球菌菌属(Staphylococcus)和Kushneria菌属共10个菌属。说明大连地区仿刺参肠道可培养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1+155 +1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肠道菌群的重要性及微生态制剂对肠道的调节作用 [J].
温俊 ;
孙冬岩 ;
孙笑非 .
饲料研究, 2010, (02) :70-72
[2]   发病仿刺参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生长特性的研究 [J].
石晓辉 ;
李太武 ;
陈燕 ;
宋益银 ;
秦玉明 ;
孙爱丽 .
水产科学, 2009, 28 (08) :435-438
[3]   青石斑鱼肠道菌群研究 [J].
覃映雪 ;
王晓林 ;
鄢庆枇 ;
王赟 ;
叶冬凤 .
海洋水产研究, 2007, (05) :18-23
[4]   海参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生长特性研究 [J].
向怡卉 ;
苏秀榕 ;
董明敏 ;
张聪 ;
林叶 .
中国食品学报, 2006, (01) :25-29
[5]   养殖海参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J].
王印庚 ;
荣小军 ;
张春云 ;
孙素凤 .
海洋科学, 2005, (03) :1-7
[6]   摄食不同饵料对草鱼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J].
周文豪 ;
陈孝煊 ;
张冬晓 ;
陈昌福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3) :52-53+55-56
[7]   微生物添加剂饲喂鲤鱼肠道菌群的变化研究 [J].
王红宁 ;
胡廷秀 ;
何明清 ;
柳萍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4, (S1) :654-657
[8]   刺参体内外微生物组成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附视频 [J].
孙奕 ;
陈騳 .
海洋与湖沼, 1989, (04) :300-307
[9]   Impact of cultivation on characterisation of species composition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J].
McCaig, AE ;
Grayston, SJ ;
Prosser, JI ;
Glover, LA .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01, 35 (01) :37-48
[10]   A strategy for optimizing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DNA extracted from soil [J].
Bürgmann, H ;
Pesaro, M ;
Widmer, F ;
Zeyer, J .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2001, 45 (01)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