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油气复合输导体系探讨

被引:37
作者
施和生 [1 ,2 ]
秦成岗 [2 ]
张忠涛 [2 ]
轩义华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关键词
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 “网络式”复合输导体系; 断裂体系; 输导砂体; 不整合面构造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地区受多期构造叠加影响,具有长期生烃、多源供烃的烃源特征,发育包括断裂体系、输导砂体、构造脊、不整合面等在内的油气输导体系。研究区油气主要输导层位为T60(23.8Ma)-T50(18.5Ma)和T40(16.5Ma)-T35(13.8Ma),其中T60-T50广泛发育连片的古珠江三角洲—滨岸沉积砂体及其上覆的巨厚泥岩,为油气的横向输导及长距离运移提供了必要条件,而T40-T35发育的三角洲、斜坡扇与低位进积复合体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储集体和侧向输导体。广泛发育的第三系同沉积反向断层是研究区油气运移的纵向输导体系。断层、砂体、构造脊及不整合面等输导体系相互匹配,形成了"构造脊"背景下的"网络式"复合输导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晚期成藏特征 [J].
施和生 ;
秦成岗 ;
高鹏 ;
张忠涛 ;
朱俊章 ;
赵仁永 .
中国海上油气, 2008, (02) :73-76+95
[2]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述评 [J].
吴楠 ;
刘显凤 .
断块油气田, 2007, (03) :4-6+89
[3]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附视频 [J].
付晓飞 ;
王朋岩 ;
吕延防 ;
付广 ;
杨勉 ;
孟庆芬 .
地质科学, 2007, (02) :209-222
[4]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输导体系类型及油气成藏 [J].
尹微 ;
樊太亮 ;
曾清波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4) :340-344
[5]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陆坡区有利成藏组合带 [J].
邱燕 ;
王英民 ;
温宁 ;
彭学超 ;
杨绍国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1) :93-98
[6]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油气运移主输导通道 [J].
向才富 ;
夏斌 ;
解习农 ;
冯志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04-208+215
[7]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 [J].
赵忠新 ;
王华 ;
郭齐军 ;
甘华军 ;
韩晋阳 ;
田晓雪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6) :527-532+536
[8]   复合含油气系统中油气运移流向研究的意义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瞿辉 ;
雷振宇 ;
池英柳 .
石油学报, 2001, (04) :7-12+9
[9]   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J].
付广 ;
薛永超 ;
付晓飞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1) :24-26+91
[10]   中国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技术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池英柳 ;
雷振宇 ;
瞿辉 .
石油学报, 2001, (01) :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