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2021年典型黑土区侵蚀沟损毁耕地速度与发育阶段

被引:3
|
作者
陈家宙
何阳波
高钰淏
陈俊熹
黄怡婷
朱贻凡
宋冯豪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侵蚀; 耕地; 坡度; 沟蚀; 卫星影像; 发育速度; 侵蚀沟阶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黑土区侵蚀沟损毁耕地,威胁粮食生产,研究侵蚀沟发展速度与发育现状,对揭示侵蚀沟发育机理和保护黑土地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近50年侵蚀沟损毁耕地速度和发育特征,分别在典型黑土区3个纬度带选取坡度约为1%、2%和3%的9个共计约378 km2的典型黑土农田单元,并利用1970年、2011年和2021年卫星影像结合无人机和地面测量的结果进行计算与统计。结果表明,侵蚀沟数量在3个历史时期持续增加,剔除因治理而消失的311条,实际增加了958条,北部嫩江增加速度高于中部海伦和南部巴彦,而同一纬度区大坡度(3%)比小坡度(1%和2%)农田单元内侵蚀沟数量增长更快。人为治理和更高强度耕种导致侵蚀沟面积降低(1970-2011年)然后再增加(2011-2021年)的V型走势,但由侵蚀沟发育而实际损毁耕地的面积持续扩张,近10年年均损毁耕地面积0.1%,3个区域的损毁速度相近。从南往北3个区域侵蚀沟起始发育时间分别是1920s、1940s和1950s,与开垦时间先后顺序一致。典型黑土区侵蚀沟经历了谷底沟发育、沟系形成、多样化发育3个阶段,其中嫩江处在第二阶段,而海伦和巴彦处在第三阶段,即老沟、新沟、次生沟、浅沟多样化发育阶段。人为治理和促进侵蚀沟发育的较量,决定典型黑土区侵蚀沟的发育走势。研究为典型黑土区侵蚀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普查结果实测验证
    丁超
    张晟旻
    胡伟
    严月
    祁志
    韩兴
    张兴义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2021, 19 (06) : 77 - 85
  • [2] 利用高分立体影像构建东北黑土山地丘陵区切沟体积估算模型
    李镇
    齐志国
    秦伟
    陈驰
    吴可
    冯甜
    [J].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37 (07) : 122 - 130
  • [3] 东北黑土区沟道侵蚀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张兴义
    刘晓冰
    [J].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37 (03) : 320 - 326
  • [4] 东北黑土区和东北典型黑土区的范围与划界
    刘宝元
    张甘霖
    谢云
    沈波
    顾治家
    丁迎盈
    [J]. 科学通报 , 2021, (01) : 96 - 106
  • [5] 东北典型黑土区侵蚀沟发育演化特征分析
    王文娟
    邓荣鑫
    张树文
    岳书平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 35 (04) : 105 - 110
  • [6]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危害面积识别研究
    欧洋
    阎百兴
    白建宏
    陈浩生
    高远
    李绒萱
    高燕
    张延玲
    崔虎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 (06) : 24 - 30
  • [7] 东北黑土区乌裕尔河流域侵蚀沟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胡天然
    王树力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2 (01) : 113 - 119
  • [8] 人类活动对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发育的影响
    蒋小娟
    王岩松
    范昊明
    钟云飞
    [J]. 人民黄河, 2016, 38 (11) : 89 - 93
  • [9] 典型黑土区侵蚀沟发展趋势调查研究附视频
    张延玲
    王兆铭
    高燕
    钟云飞
    张锋
    [J]. 中国水土保持, 2015, (10) : 63 - 65
  • [10] 黑土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对沟蚀发育的影响研究
    任宪平
    刘绪军
    王亚娟
    杨亚娟
    [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 (01) : 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