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41
作者
郭天财
朱云集
王晨阳
崔金梅
康国章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郑州,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郑州,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郑州,郑州,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
关键词
小麦; 穗型; 产量形成; 关键栽培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 ,对 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群体动态、穗花发育、子粒灌浆和产量构成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实现超高产产量指标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 ,即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穗粒重较低的多穗型品种 ,应在保持适宜群体头数的基础上 ,采取拔节期追氮等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花、子房退化 ,增加粒数和粒重 ,提高产量 ;针对大穗型品种分蘖成穗率低、穗粒重较高的特点 ,充分发挥其分化小穗、小花数多 ,穗粒重高的优势 ,并通过适当加大播量和适期肥水管理 ,促进分蘖成穗 ,增加有效穗数 ,是提高该类品种产量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与内源激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J].
朱云集 ;
郭汝礼 ;
郭天财 ;
王永华 ;
李翔 .
作物学报, 2002, (06) :783-788
[2]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对穗花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
朱云集 ;
崔金梅 ;
王晨阳 ;
郭天财 ;
夏国军 ;
刘万代 ;
王永华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11) :1325-1329
[3]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J].
郭天财 ;
王之杰 ;
胡廷积 ;
朱云集 ;
王晨阳 ;
王化岑 ;
王永华 .
作物学报, 2001, (05) :633-639
[4]   山东省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选择思路 [J].
王志芬 ;
吴科 ;
宋良增 ;
王守瑰 ;
范仲学 ;
张凤云 ;
朱连先 ;
张福锁 .
山东农业科学, 2001, (04) :6-8
[5]   行距配置与密度对兰考906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J].
朱云集 ;
郭汝礼 ;
郭天财 ;
张庆友 ;
王之杰 ;
王永华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2) :62-66
[6]   不同穗型冬小麦叶片荧光诱变及光谱特性 [J].
赵春江 ;
郭晓维 ;
张其德 ;
康书江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9, (02) :45-48
[7]   温麦6号生育规律及其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J].
朱云集 ;
崔金梅 ;
郭天财 ;
王晨阳 ;
张三坤 ;
李九星 ;
王永华 .
作物学报, 1998, (06) :947-951
[8]   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J].
王晨阳 ;
朱云集 ;
夏国军 ;
宋家永 ;
李九星 ;
王永华 ;
罗毅 .
作物学报, 1998, (06) :978-983
[9]   不同穗型的两个冬小麦品种根系活力、光合特性及物质分配变化的比较研究 [J].
王志芬 ;
陈学留 ;
余美炎 ;
王同燕 ;
王奎波 ;
刘益同 ;
任凤山 ;
徐兵 .
作物学报, 1997, (05) :607-614
[10]  
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 .2 马元喜,王晨阳,朱云集. 农业出版社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