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胡杨克隆繁殖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构型

被引:34
作者
黄晶晶 [1 ]
井家林 [1 ]
曹德昌 [2 ]
张楠 [1 ]
李景文 [1 ]
夏延国 [1 ]
吕爽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关键词
胡杨; 根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根系分布; 根系构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中龄林和成熟林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剖面和根窗的方法,研究胡杨繁殖根系分布、根系构型,以及胡杨根蘖与繁殖根系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细根(d<2 mm)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现指数函数分布;(2)中龄林细根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0—90 cm各层都是显著大于成熟林的对应指标(P<0.05),成熟林的中等粗根(5 mm0.05),且两种林龄的一级侧根数、分枝角度亦无显著差异(P>0.05);(5)对比两种林龄不同根序上的根蘖芽发现,二级根上不定芽个数均是同组一级根上不定芽个数的3—4倍;基于以上对胡杨根系的功能权衡的分析,得出:细根对胡杨根系构型有重要的影响,在胡杨根系功能权衡中扮演重要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4331 / 43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1]   ROOT TURNOVER IN A BEECH AND A SPRUCE STAND OF THE BELGIAN ARDENNES [J].
VANPRAAG, HJ ;
SOUGNEZREMY, S ;
WEISSEN, F ;
CARLETTI, G .
PLANT AND SOIL, 1988, 105 (01) :87-103
[22]  
Root system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aged Armeniaca vulgaris cv Luntaibaixing in arid oasis under irrigation. Wang S W,Pan C D.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2012
[23]   人工调水对额济纳胡杨荒漠河岸林繁殖的影响 [J].
赵文智 ;
常学礼 ;
李秋艳 .
生态学报, 2005, (08) :1987-1993
[24]   额济纳绿洲胡杨林更新及群落生物多样性动态 [J].
高润宏 ;
董智 ;
张昊 ;
李俊清 .
生态学报, 2005, (05) :1019-1025
[25]   额济纳胡杨有性繁殖失败因素分析 [J].
张玉波 ;
李景文 ;
张昊 ;
李俊清 ;
乌平 ;
赵健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 (08) :467-472
[26]   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的克隆内分工 [J].
陈劲松 ;
董鸣 ;
于丹 ;
刘庆 .
生态学报, 2004, (05) :920-924
[27]   黑河(额济纳河)下游绿洲生态系统受损与生态保育对策的思考 [J].
刘钟龄 ;
朱宗元 ;
郝敦元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1, (03) :1-8
[28]   额济纳绿洲胡杨林更新复壮技术研究 [J].
孙洪祥 ;
姚云峰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0, (S1) :69-73
[29]   树木细根生产与周转研究方法评述 [J].
张小全 ;
吴可红 ;
Dieter Murach .
生态学报, 2000, (05) :875-883
[30]   异质性生境中的植物克隆生长:风险分摊 [J].
董鸣 .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6) :54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