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新疆哈密黄山铜镍矿床中浅富矿体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18
作者
:
慕纪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
慕纪录
机构
:
[1]
成都理工学院
来源
:
矿物岩石
|
1996年
/ 01期
关键词
:
黄山,成矿机制,浅富矿,铜镍矿;
D O I
:
10.19719/j.cnki.1001-6872.1996.01.008
中图分类号
:
P618.410.5 [];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岩浆型铜镍矿床是铜镍之重要来源,新疆哈密黄山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为特大型矿床,但因多为深而贫的矿体,至今仍未开发,只有在本区加速寻找一定数量浅富矿体,方可带动本矿的开发利用.浅富矿的形成条件主要是岩浆岩类型和地质构造条件,与辉长苏长岩具有明显的成矿专属性,在有利的构造活动合下,则可形成浅富矿体.浅富矿形成机制是与晚期侵位的辉长苏长岩有关,它经过岩浆熔离作用形成富含铜镍的合矿熔体,在相应构造活动配合下,驱动含矿熔体贯入到相应构造空间定位成矿;后期热液作用对早期形成的矿体文代和充填则形成特富矿体,本区10#,134#矿体可作为浅富矿的代表.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内生成矿作用.[M].王润民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
[2]
现代成矿学导论.[M].郑明华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
←
1
→
共 2 条
[1]
内生成矿作用.[M].王润民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
[2]
现代成矿学导论.[M].郑明华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