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燕山期岩石圈_软流圈系统大灾变与成矿环境

被引:173
作者
邓晋福
莫宣学
赵海玲
罗照华
赵国春
戴圣潜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岩石圈_软流圈系统; 成矿环境; 大灾变与大爆发; 岩石圈尺度的不连续; 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和亚系统;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9.04.004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中国东部在燕山期发生了岩石圈_软流圈系统(LAS) 大灾变事件, 并识别出被扰动的LAS的两种类型, 即在挤压造山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减薄与巨大增厚作用; 它们分别对应相关的安第斯型和海西型成矿作用。大量的新生、热地幔物质和再活化的热的下地壳物质取代、加热和注入冷的岩石圈和地壳是燕山期成矿大爆发的基因和基本的深部环境。再活化和活动的岩石圈尺度的不连续带是成矿带的良好储矿空间。巨大的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是形成巨大矿集区的必需。从深部成矿环境来看, 中国东部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J].
华仁民 ;
毛景文 .
矿床地质, 1999, (04) :300-307
[2]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 [J].
毛景文 ;
华仁民 ;
李晓波 .
矿床地质, 1999, (04) :291-299
[3]   北祁连山西段金属矿床时空分布和生成演化 [J].
毛景文 ;
张招崇 ;
任丰寿 ;
左国朝 ;
张作衡 ;
杨建民 ;
王志良 ;
叶得金 .
地质学报, 1999, (01) :73-82
[4]   中国东部岩石圈根/去根作用与大陆“活化”──东亚型大陆动力学模式研究计划 [J].
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罗照华,杜杨松 .
现代地质, 1994, (03) :349-356
[5]   中国东部上地幔热结构——由岩石学模型推导 [J].
邓晋福 ;
赵海玲 .
地质学报, 1990, (04) :344-349
[6]  
大型构造与超大型矿床.[M].翟裕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7]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M].赵一鸣等著;.地震出版社.1997,
[8]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M].陈义贤等著;.地震出版社.1997,
[9]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M].邓晋福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10]  
中国金矿床.[M].韦永福等编著;.地震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