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产业部门隐含碳研究

被引:104
|
作者
陈红敏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隐含碳; 投入产出法; 能源消费; 工业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701 ; 070104 ; 120405 ;
摘要
目前基于消费的隐含碳排放核算中主要计算的是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而不考虑水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CO2排放以及由此引发的其它产品中的隐含碳排放。本文对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隐含碳排放的框架进行了扩展,从而可以同时计算各部门由能源消耗导致的隐含碳排放和由某些工业生产过程导致的隐含碳排放,并利用该框架计算并分析了2002年中国各部门最终消费和使用中的隐含碳排放情况。结果发现,建筑业是隐含碳排放最高的部门,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生产过程隐含碳排放占部门总隐含碳排放的比重最高。此外,研究发现,部门分类水平的粗细对于各部门生产过程隐含碳排放的核算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除了建筑业之外,其他部门在较粗分类下核算的生产过程隐含碳排放偏高。而比较不同部门的隐含碳比重和增加值比重发现,建筑业耗用了大量的碳排放而产生的增加值较低,其他社会服务业则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
    齐晔
    李惠民
    徐明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 8 - 13
  • [2] 水泥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措施浅析
    朱松丽
    [J]. 中国能源, 2000, (07) : 23 - 26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M].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2004
  • [4] 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林而达,李玉娥编著, 1998
  • [5]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
  • [6] 中国投入产出表[Z].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 [7] Primary 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es embodied in Australian final consumption: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 . Manfred Lenzen.Energy Policy . 199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