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宪法案件:从合宪性解释看宪法对司法的可能影响

被引:169
作者
张翔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司法化”; 合宪性解释; 法官; 宪法义务; 部门法;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8.03.003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碍于宪法的基本架构,违宪审查意义上的"宪法司法化"在我国绝无可能。但法官作为受宪法约束的公权力主体,基于其宪法义务,有在具体案件中对法律进行合宪性解释的必要。合宪性解释并非宪法解释,而是法律解释的一种方法。而且,合宪性解释已经从最初的法律解释方法转化成了法官的宪法义务。在部门法的研究中已经有在司法中进行合宪性解释的主张与尝试。合宪性解释可以在法律解释的体系解释、目的解释以及法外续造中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对“代议机关至上论”的回应 [J].
赵娟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7, (04) :77-86
[4]   关于民事权利的宪法学思维——以一般人格权为对象的观察 [J].
姚辉 ;
周云涛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1) :91-98
[5]   刑法领域的基本权利冲突及其解决 [J].
张翔 .
人民检察, 2006, (23) :15-17
[7]   代议机关至上,还是司法化? [J].
翟小波 .
中外法学, 2006, (04) :426-447
[8]   基本权利冲突的规范结构与解决模式 [J].
张翔 .
法商研究, 2006, (04) :94-102
[9]   刑法伦理解释论 [J].
张武举 .
现代法学, 2006, (01) :52-59
[10]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 [J].
张翔 .
法学研究, 2005, (03)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