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诱虫灯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22
作者
刘立春
顾国华
杨顾新
陈建军
王涛
张治
张夕林
蒋学辉
邱全荣
机构
[1] 江苏沿江地区波科所,江苏沿江地区波科所,江苏沿江地区波科所,江苏沿江地区波科所,江苏沿江地区波科所,江苏省南通县植保站,江苏省南通县植保站,江苏省南通县植保站,江苏省南通市植保站如皋,如皋,如皋,如皋,如皋,,,,
关键词
双波; 峰日; 黑光灯; 诱蛾灯; 号灯; 害虫测报; 虫害测报; 纵卷叶螟; 白炽灯; 性引诱剂; 激素杀虫剂; 铜绿丽金龟; 青金龟子; 灯距; 双波诱虫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双波1号灯对标记释放铜绿丽金龟的回收率是黑光灯的4.3倍;(2)4代棉铃虫、1~3代玉米螟及2~4代纵卷叶螟的峰日,双波1号灯田间反映率分别为100%、96.26%及80.85%,而黑光灯分别为55.56%、77.78%及55.31%;(3)双波2号灯对稻虫反映灵敏,峰日明显,基本与卵峰相对应。特别对迁飞性害虫纵卷叶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迁入峰,反映更明显,而黑光灯和白炽灯有时不现峰或现峰有推迟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混粉诱虫灯田间试验初报 [J].
刘立春 .
昆虫知识, 1987, (03) :143-146
[2]   单管黑白双光灯的诱虫效应 [J].
刘立春 .
昆虫学报, 1985, (02) :148-152
[3]   不同单管双光灯诱虫实验及其田间应用效果 [J].
刘立春 .
昆虫知识, 1982, (05) :27-31
[4]   夜蛾趋光特性的研究:棉铃虫和烟青虫成虫对单色光的反应 [J].
丁岩钦 ;
高慰曾 ;
李典谟 .
昆虫学报, 1974, (03) :307-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