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油气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新技术及意义

被引:92
作者
白斌 [1 ,2 ]
朱如凯 [1 ,2 ]
吴松涛 [1 ,2 ]
崔景伟 [1 ,2 ]
苏玲 [1 ,2 ]
李婷婷 [1 ,2 ]
机构
[1]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致密储层; 微观孔喉; 表征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非常规油气致密储集体以纳米、微米孔喉为主,微观孔喉结构特征是决定其低孔低渗的主要因素,也是建立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标准,揭示油气形成因素、富集规律等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目前,非常规油气致密储层微观孔喉表征技术主要利用了纳米材料科学、物理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等学科研究方法,通过二维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图像直接观测、气体吸附等间接数值测定以及X-CT三维数值重构模拟孔隙结构三类技术方法,在孔喉大小、形态、分布、三维连通性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提高了纳米级微观孔喉结构的表征精度。但孔喉结构特征表征技术仍在测试原理、多类型数据融合、多技术手段联合与实验前处理、多尺度特征表征等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索,该研究也将为准确评价有利致密储层发育区、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甜点区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陆上油气勘探领域变化与启示——过去十余年的亲历与感悟 [J].
赵文智 ;
胡素云 ;
李建忠 ;
王红军 ;
王兆云 ;
卞丛胜 .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 (04) :1-10
[2]   利用多尺度CT成像表征致密砂岩微观孔喉结构 [J].
白斌 ;
朱如凯 ;
吴松涛 ;
杨文静 ;
Jeff Gelb ;
Allen Gu ;
张响响 ;
苏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3) :329-333
[3]   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次发现及其科学价值 [J].
邹才能 ;
朱如凯 ;
白斌 ;
杨智 ;
吴松涛 ;
苏玲 ;
董大忠 ;
李新景 .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1857-1864
[4]   基于NMR和X-CT的煤的孔裂隙精细定量表征 [J].
姚艳斌 ;
刘大锰 ;
蔡益栋 ;
李俊乾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11) :1598-1607
[5]   基于Nano-CT技术研究多孔陶瓷材料的三维结构 [J].
吴问全 ;
李伟 ;
李文杰 ;
关勇 ;
杨云昊 ;
陈洁 ;
周杰 ;
俞希跃 ;
宋香霞 ;
田扬超 ;
陈初升 .
核技术, 2010, 33 (04) :241-245
[6]   X-CT扫描成像技术在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2储层为例 [J].
孙卫 ;
史成恩 ;
赵惊蛰 ;
赵蕾 .
地质学报, 2006, (05) :775-779+789
[7]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岩石物性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 [J].
王志战 ;
翟慎德 ;
周立发 ;
邓美寅 ;
王守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6) :619-623
[8]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煤层气领域应用研究 [J].
唐巨鹏 ;
潘一山 .
煤矿开采, 2003, (02) :1-3+6
[9]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储层孔隙结构 [J].
应凤祥 ;
杨式升 ;
张敏 ;
李豫喜 ;
周宏燕 .
沉积学报, 2002, (01) :75-79
[10]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J].
刘伟新 ;
史志华 ;
朱樱 ;
曹寅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3) :3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