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中段两古陆铅同位素地球化学边界的厘定

被引:4
作者
魏启荣
沈上越
莫宣学
路凤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广东广州,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湖北武汉,北京,湖北武汉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边界; 扬子陆块; 冈瓦纳古陆; 三江中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根据三江中段及周边邻区火成岩铅同位素数据 ,确认了三江中段扬子陆块与冈瓦纳古陆的边界。两古陆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边界为2 0 6Pb/2 0 4Pb =18.5 83、2 0 8Pb/2 0 4Pb =38.5 75和V1=6 0、V2 =5 2 ,低于界线值的属扬子陆块 ,高于界线值的属冈瓦纳古陆。三江中段两古陆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边界在地理上对应于德钦鲁春 -红坡牛场一线 ,以东属扬子陆块 ,以西为冈瓦纳古陆 ;在构造上对应于德钦 -字呷断裂带 ;在构造 -岩浆带上对应于金沙江构造岩浆带与澜沧江构造岩浆带的分界线 ;在成矿上则对应于德钦羊拉 -鲁春 -红坡牛场铜多金属成矿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铅同位素系统剖面化探与隐伏矿深度预测——以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为例 [J].
常向阳 ;
朱炳泉 ;
邹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33-39
[2]   壳幔化学不均一性与块体地球化学边界研究 [J].
朱炳泉 .
地学前缘, 1998, (01) :3-5
[3]   南秦岭东江口岩体群Pb、Sr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的制约 [J].
朱茂旭 ;
骆庭川 ;
张宏飞 .
地质地球化学, 1998, (01) :30-36
[4]   南秦岭新元古代地壳增生事件:花岗质岩石钕同位素示踪 [J].
张宏飞 ;
张本仁 ;
凌文黎 ;
高山 ;
欧阳建平 .
地球化学, 1997, (05) :16-24
[5]   长江中下族及邻区区域铅同位素组成背景及其应用 [J].
马振东 ;
单光祥 .
地质学报, 1996, (04) :324-334
[6]   东秦岭及邻区壳、幔地球化学分区和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本仁 ;
张宏飞 ;
赵志丹 ;
凌文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01-208
[7]   华南-扬子地球化学边界及其对超大型矿床形成的控制 [J].
朱炳泉 ;
常向阳 ;
王慧芬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9) :1004-1008
[8]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林方成.特提斯地质.1995, 00
[9]   矿石Pb同位素三维空间拓扑图解用于地球化学省与矿种区划 [J].
朱炳泉 .
地球化学, 1993, (03) :209-216
[10]   腾冲—梁河地区含锡花岗岩序列—单元研究 [J].
陈吉琛 ;
林文信 ;
陈良忠 .
云南地质, 1991, (03) :24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