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植被演替及其对径流水化学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刘方 [1 ]
王世杰 [1 ]
罗海波 [2 ]
刘元生 [2 ]
何腾兵 [2 ]
龙健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贵州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3]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土壤-植物系统; 径流; 水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以及土壤和径流样品的分析,探讨石漠化过程中植被演替及其对径流水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后,土壤出现粘质化,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土壤毛管孔隙度下降,干旱季节表层和次表层土壤的含水量明显减少,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水分运动规律。喀斯特地表径流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HCO3->SO42->Ca2+>Mg2+>K+、NO3-、Cl->Na+>NH4+>PO43-,地表径流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地表径流中PO43-输出量明显增加,其次是Ca2+、NO3-,这部分养分的流失造成土壤养分水平下降,同时影响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地下径流离子组成与地表径流总体相似,但HCO3-、Ca2+、Mg2+的含量高于地表径流,而K+、NH4+的含量低于地表径流;石漠化发生后,地下径流中HCO3-、Mg2+浓度明显减少,岩溶作用减弱,而NH4+、NO3-浓度明显增加,对地下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石漠化的相关性 [J].
李阳兵 ;
谢德体 ;
魏朝富 .
土壤学报, 2004, (02) :196-202
[2]   湖南洛塔表层岩溶带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初步分析 [J].
梁小平 ;
朱志伟 ;
梁彬 ;
关碧珠 ;
邹胜章 .
中国岩溶, 2003, (02) :22-28
[3]   徐州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J].
钱家忠 ;
汪家权 ;
吴剑锋 ;
朱学愚 ;
董洪信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2) :23-26
[4]   金佛山岩溶生态系统初步探讨——岩溶泉水化学特征分析 [J].
李林立 ;
况明生 ;
蒋勇军 ;
何多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201-204
[5]   不同植被条件下表层岩溶泉动态变化特征对比研究——以广西马山县弄拉兰电堂泉和东旺泉为例 [J].
章程 ;
曹建华 .
中国岩溶, 2003, (01) :1-5
[6]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J].
王世杰 .
中国岩溶, 2002, (02) :31-35
[7]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 [J].
龙健 ;
黄昌勇 ;
李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1) :76-79
[8]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研究 [J].
喻理飞 ;
朱守谦 ;
叶镜中 ;
魏鲁明 ;
陈正仁 .
林业科学, 2002, (01) :1-7
[9]   论喀斯特环境中土壤退化的研究 [J].
杨胜天 ;
朱启疆 .
中国岩溶, 1999, (02) :69-75
[10]  
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M]. 贵州科技出版社 , 朱守谦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