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沉积成矿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25
作者
熊永柱
夏斌
林丽
庞艳春
朱弟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广东广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热水沉积成矿; 综述; 沉积环境; 成因机制; 现状;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是当今地质学和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至今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综合调查分析,对热水沉积成矿的概念、矿物岩石学标志、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其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重点评述了热水沉积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的判别标志。文章认为,对地质环境背景、有机地球化学与分子古生物学、成矿系统与成矿动力学以及现代海底热水沉积成矿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是热水沉积成矿研究的必然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镇旬铅锌矿田热水沉积硅岩研究
    侯满堂
    臧世权
    李新林
    [J]. 陕西地质, 2004, (01) : 45 - 54
  • [2] 广西高龙金矿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研究
    陈大经
    黄有德
    谢世业
    [J]. 矿产与地质, 2003, (05) : 583 - 588
  • [3] 热水沉积岩及矿物岩石标志
    肖荣阁
    张汉城
    陈卉泉
    张宗恒
    [J]. 地学前缘, 2001, (04) : 379 - 385
  • [4] 5Ma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来自冈底斯带热水活动的证据[J]. 侯增谦,李振清,曲晓明,高永丰,华力臣,郑绵平,李胜荣,袁万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 [5] 秦岭造山带泥盆系热水沉积岩相应用研究及实例
    方维萱
    张国伟
    胡瑞忠
    刘方杰
    [J]. 沉积学报, 2001, (01) : 48 - 54
  • [6] 冲绳海槽中部热液活动区构造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栾锡武
    翟世奎
    干晓群
    [J]. 沉积学报, 2001, (01) : 43 - 47
  • [7] 热水沉积研究及相关科学问题
    薛春纪
    祁思敬
    郑明华
    刘建明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3) : 155 - 163
  • [8] 海相热水沉积矿床问题探讨
    郜兆典
    [J]. 南方自然资源, 2000, (02) : 23 - 29
  • [9] 华南古海洋热水沉积作用研究概述及若干认识
    周永章
    刘建明
    陈多福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2) : 114 - 118
  • [10] 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晚前寒武纪热水沉积作用
    彭军
    田景春
    伊海生
    夏文杰
    [J]. 沉积学报, 2000, (01) : 107 -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