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 a中国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同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变化的关系

被引:145
作者
左洪超
李栋梁
胡隐樵
鲍艳
吕世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蒸发皿; 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 趋势;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62个设有太阳辐射观测的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40a中国西部相对湿度呈上升趋势,每年最大上升达0.20%/a.中国东部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每年最大下降达?0.22%/a;61%的观测站观测的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最大上升达10.52mm/a2;79%的观测站观测的总云量呈下降趋势.全国98%的台站气温呈上升趋势,最大上升达0.11℃/a;76%的台站地表温度亦呈上升趋势,而87%的台站日温差呈下降趋势.85%的观测站观测的总辐射和77%的观测站观测的10m风速呈下降趋势.全国66%的台站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呈下降趋势,最大下降达?24.9mm/a2.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与许多气象因子之间存在相关,但与大气相对湿度的相关最好.各种气象要素呈现的变化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125 / 1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北方4月沙尘暴与西风环流的关系 [J].
钟海玲 ;
李栋梁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1) :104-111
[2]   西北地区近40年年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 [J].
黄玉霞 ;
李栋梁 ;
王宝鉴 ;
何金梅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2) :245-252
[3]   中国近50年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J].
左洪超 ;
吕世华 ;
胡隐樵 .
高原气象, 2004, (02) :238-244
[4]   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J].
邱新法 ;
刘昌明 ;
曾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437-442
[5]   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 [J].
符淙斌 ;
董文杰 ;
温刚 ;
叶笃正 .
气象学报, 2003, (02) :245-250
[6]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J].
施雅风 ;
沈永平 ;
胡汝骥 .
冰川冻土, 2002, (03) :219-226
[7]   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 [J].
王绍武 ;
蔡静宁 ;
朱锦红 ;
龚道溢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2) :137-145
[8]  
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的轨道、亚轨道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J]. 姚檀栋,徐柏青,蒲健辰.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9]   中国的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叶笃正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4) :4-5
[10]   黑河试验区沙漠和戈壁的总体输送系数 [J].
左洪超 ;
胡隐樵 .
高原气象, 1992, (04) :37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