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河流阶地的对比及阶地系列形成中构造作用的多层次性分析

被引:49
作者
邢成起
丁国瑜
卢演俦
申旭辉
田勤俭
尹功明
柴炽章
韦开波
机构
[1] 北京市地震局
[2]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关键词
河流阶地对比; 阶地系列; 构造作用; 多层次性; 阶地成因; 气候变化; 黄河中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河在流经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 -同心弧形构造区的过程中 ,发育了多达 10~ 2 1级的基座和侵蚀型阶地 ,其最大拔河高度为 4 0 1m ,最高阶地的发育年代为 1 5 7MaBP。通过对该区米家山、车木峡和黑山峡河口 3处黄河阶地以及我国北方大范围内河流阶地的对比分析发现 ,河流阶地系列形成中在构造作用上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即它包含了不同范围或规模和不同级次构造隆升作用所导致的阶地。研究区的黄河阶地系列可以划分为 3个层次。其中 ,第一层次的阶地共有 6级 ,为我国北方大范围内同期形成的阶地 ,它们代表 1 6Ma以来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次数 ,其隆升幅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小 ;第二层次的阶地共有 5级 ,为海原 -天景山构造区内同期发育的阶地 ,它们代表 1 6Ma以来该构造区本身独自隆升的次数和幅度 ;第三层次阶地为发育在米家山东坡的 10级不同期阶地 ,它们代表 1 6Ma以来海原构造山地独自抬升的次数和幅度。阶地发育时间与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对比还表明 ,反映青藏高原大范围构造隆升的第一层次阶地与气候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可对比性 ,其形成年代均与相应古土壤发育时的间冰期对应 ,暗示导致河流下切的大范围构造抬升与强干冷期后同样可导致河流下切的气候暖湿期紧密相关 ,它们共同组成了构造 -气候旋回。第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10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渭河宝鸡段河谷地貌的构造气候响应 [J].
陈云 ;
童国榜 ;
曹家栋 ;
李铮华 ;
贾艳琨 ;
徐建明 ;
扬振京 .
地质力学学报, 1999, (04) :51-58
[2]   阿尔金山东段山前砾石钙膜累积速率及其在估算断层活动年代方面的应用 [J].
邢成起 ;
吕德徽 ;
董治平 ;
王新林 .
内陆地震, 1998, (02) :119-125
[3]   中国北方半干旱区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性 [J].
朱照宇 .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4) :15-21
[4]   甘肃玉门地区第四纪晚期构造阶地的红外释光测年 [J].
陈杰 ;
卢演俦 ;
尹功明 ;
刘爱国 ;
胡碧茹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4) :31-40
[5]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马海洲 ;
朱俊杰 ;
潘保田 ;
陈怀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16-322
[6]   中国第四纪冰期、地文期和黄土记录 [J].
李吉均 ;
康建成 .
第四纪研究, 1989, (03) :269-278
[7]   黄河中游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水系演化 [J].
朱照宇 .
地理学报, 1989, (04) :429-440
[8]  
第四纪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澳)威廉斯(M.A.J.Williams)等著, 1997
[9]  
中国黄土古地磁学[M]. 地质出版社 , 岳乐平,薛祥煦著, 1996
[10]  
中国黄土高原第四纪古气候与新构造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朱照宇,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