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

被引:219
作者
张水昌
梁狄刚
张大江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CNPC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古生界; 碳酸盐岩; 有效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下限; 烃转化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海相碳酸盐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其有机质丰度下限和划分有效烃源岩与非烃源岩的标准。长期以来,国内一些颇具影响的论点使人们相信,有机碳含量低到0.1%的碳酸盐岩仍能作为有效烃源岩。然而,国内外大量的勘探实践和实验室研究表明,有机碳含量为0.1%-0.2%的纯碳酸盐岩不能作为有效烃源岩,否则,有机质丰度不会成为油气勘探评价中的一个限定因素。在海相地层或海相碳酸盐岩中,能有效生烃的烃源岩是其中有机质丰度高的泥岩、泥灰岩和泥晶灰岩。碳酸盐岩或泥质岩中相同类型干酪根的有机质转化率相似,不存在碳酸盐烃源岩烃转化率高于泥岩的现象;生排烃过程一般并不会导致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因此,评价海相地层或碳酸盐岩地层中的烃源岩,沿用泥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值(有机碳含量为0.5%)是合适的。有效烃源岩的厚度不必很大,但有机质丰度必须高(有机碳含量大于0.5%),且要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图3表1参31(张水昌摘)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
    梁狄刚
    张水昌
    张宝民
    王飞宇
    [J]. 地学前缘, 2000, (04) : 534 - 547
  • [2] 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油源层地球化学研究
    张水昌
    王飞宇
    张保民
    梁狄刚
    赵孟军
    [J]. 石油学报, 2000, (06) : 23 - 28+128
  • [3] 碳酸岩分散有机质的基本存在形式、演化特征与碳酸岩地层油气评价
    傅家谟
    贾蓉芬
    [J]. 地球化学, 1984, (01) : 1 - 9+105
  • [4] 有机质演化与沉积矿床成因(Ⅰ)——油气成因与评价
    傅家谟
    汪本善
    史继扬
    贾蓉芬
    盛国英
    [J]. 沉积学报, 1983, (03) : 40 - 58+139
  • [5] 石油演化理论与实践(Ⅱ)——石油演化的实践模型和石油演化的实践意义
    傅家谟
    史继扬
    [J]. 地球化学, 1977, (02) : 87 - 104
  • [6] 碳酸盐岩生油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岩石学特征
    周中毅
    贾蓉芬
    [J]. 地球化学, 1974, (04) : 278 - 298
  • [7] 碳酸盐岩生烃与长庆气田气源.[M].夏新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 [8]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理论与实践.[M].程克明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