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盆地花岗岩砾石的同位素年代学示踪

被引:25
作者
刘少峰
张国伟
张宗清
苏尚国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关键词
合肥盆地; 砾石; 物源区; 同位素年代学示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对金寨县三尖铺组和凤凰台组沉积剖面中花岗岩砾石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分析证明,作为合肥盆地主要物源区的大别山或北淮阳地区原始存在同碰撞造山后的花岗岩.砾石样品锆石U-Pb不一致性下交点年龄为 214 Ma左右、白云母40Ar/39Ar年龄为 196 Ma左右、钾长石 K-Ar年龄为 181 Ma左右.前者可能为花岗岩的成岩年龄,后两者为样品中白云母和钾长石的同位素封闭年龄.而沉积剖面中大量出现花岗岩砾石的沉积岩年龄应代表了岩体剥露于地表的最小年龄值,取 166 Ma.由此,计算出岩体自 214 Ma形成后,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初期经历了早期缓慢隆升和后期快速隆升,隆升速率分别为 0.08和 0.4—0.3 km/Ma.这些结果与大别超高压变质岩带、北淮阳逆冲带隆升时期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748 / 7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Thrusting and Exhumation Processes of a Bounding Mountain Belt: Constraints from Sediment Provenance Analysis of the Hefei Basin[J]. LIU Shaofeng, LIU Wencan, Faculty of Geo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DAI Shaowu,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Jianghan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Guanghua 433124, Hubei ProvinceHUANG Siji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and LU Wuyun Anhu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Hefei 230091.Acta Geo
[2]   大别地块北缘侏罗系花岗岩类砾石的Rb-Sr年代学特征 [J].
李忠 ;
李任伟 ;
孙枢 ;
张雯华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07) :582-585
[3]   南秦岭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孙卫东 ;
李曙光 ;
Yadong Chen ;
李育敬 .
地球化学, 2000, (03) :209-216
[4]   我国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王德滋 ;
周金城 .
岩石学报, 1999, (02) :2-10
[5]   北淮阳构造带与大别造山带的差异性隆升 [J].
杨坤光 ;
马昌前 ;
许长海 ;
杨巍然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2) :97-103
[6]   秦岭花岗岩揭示的秦岭构造演化过程——秦岭花岗岩研究进展 [J].
卢欣祥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2) :102-103
[7]   华北地块南部巨型陆内俯冲带与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三维结构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刘少峰 ;
姚安平 .
高校地质学报 , 1997, (02) :2-9+11-16
[8]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J].
王清晨 ;
从柏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71-276
[9]  
碱性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及其鉴别标志[J]. 洪大卫,王式洸,韩宝福,靳满元.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4)
[10]  
华北区区域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陈晋镳,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