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吐谷鲁群盖层评价及对下组合油气成藏的意义

被引:21
作者
田孝茹 [1 ]
卓勤功 [2 ]
张健 [3 ]
胡瀚文 [1 ]
郭召杰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渗透率; 排替压力; 封闭性动态演化; 泥岩盖层; 吐谷鲁群;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下储盖组合吐谷鲁群盖层岩性、泥岩累计厚度和泥岩单层厚度等宏观评价参数以及渗透率和排替压力等微观评价参数,认为下储盖组合主力盖层为呼图壁组,岩性表现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薄互层,泥地比以80%95%为主,平均泥岩累计厚度为337 m,泥岩最大单层厚度达138 m。吐谷鲁群泥岩渗透率为(0.000 001 84~0.000 24)×10-3μm2,排替压力为4.72~44.85 MPa,根据国内盖层封闭能力分类评价标准属Ⅰ-Ⅱ类盖层。通过恢复盖层排替压力的动态演化过程,认为泥岩封闭能力形成时期与烃源岩生、排烃时期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盖层能够封闭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石油及晚期生成的天然气,同时后期抬升运动及喜马拉雅构造活动产生的多条逆冲断层对盖层的封闭能力未产生较大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吐谷鲁群盖层具有封闭大中型气田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34 / 3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盖层封闭能力评价.[D].李颖.大庆石油学院.2010, 06
[2]  
中西部三种类型前陆盆地盖层封闭性评价及对比研究.[D].刘江涛.大庆石油学院.2007, 02
[3]  
准南前陆冲断带断裂对油气成藏与保存的控制作用研究.[D].王磊.大庆石油学院.2007, 07
[4]  
中国天然气地质学.[M].戴金星;裴锡古;戚厚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5]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烃源岩评价 [J].
龙华山 ;
王绪龙 ;
向才富 ;
雷德文 ;
郭继刚 ;
阿布力米提 ;
郑金海 ;
王力宏 ;
庞雄奇 .
现代地质, 2013, 27 (05) :1070-1080
[6]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有利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 [J].
林潼 ;
李文厚 ;
孙平 ;
沈英 ;
王东良 .
地质通报, 2013, 32 (09) :1461-1470
[7]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侏罗系油气成藏研究 [J].
邵雨 .
高校地质学报, 2013, 19 (01) :86-94
[8]   中国大气田盖层封气能力综合评价及大气田形成所需盖层条件 [J].
付广 ;
孙迪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2 (01) :1-9
[9]   J3-K1构造事件对南方海相源盖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J].
金之钧 ;
袁玉松 ;
刘全有 ;
沃玉进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12) :1791-1801
[10]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成藏条件与大油气田勘探前景 [J].
雷德文 ;
张健 ;
陈能贵 ;
向宝力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2) :16-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