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肝癌“临床相”30年的变迁——原发性肝癌3250例的对比研究

被引:83
作者
杨秉辉
夏景林
黄力文
汤钊猷
陈敏山
李锦清
梁安民
莫钦国
卢辉山
戴朝六
严律南
于志坚
饶荣生
黎乐群
苏智雄
方壮伟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西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
肝肿瘤; 诊断; 治疗; 生存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反映 30年来我国原发性肝癌临床诊疗的进展。方法 收集 1996~ 1998年全国10个省市的 32 5 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与 30年前的 32 5 4例作对比。结果 平均年龄 (4 9± 12 )岁 ,男女性别之比为 2 3∶1。HBsAg阳性占 81 0 % ,抗HCV阳性占 13 2 %。甲胎蛋白正常占2 5 0 % ,升高者占 75 % ,>4 0 0 μg/L者占 4 4 6 %。实时超声、CT、MRI、肝动脉造影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 97 6 %、98 7%、94 8%和 95 5 %。肝细胞癌占 91 8%。病期 :早、中、晚三期分别占 2 9 9%、5 1 5 %和 18 6 %。手术切除的比例占 4 6 3%。全组患者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6 1%、39 7%和 32 5 %。早期患者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3 5 %、70 1%和 5 9 1%。中期患者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 5 3%、30 5 %和 2 3 5 %。晚期病人的半年、1年生存率为 5 2 5 %、14 7%。结论 与 30年前的资料相比 ,我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相”有显著的变化 ,可以归结为 :由于诊断水平的提高 ,一大批早期肝癌被确诊 ,而晚期肝癌明显减少。手术切除比例增加 ,非手术疗法进步 ,使肝癌患者生存期获得了显著的延长 ,明显地改善了肝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M].中国抗癌协会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2]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 [J].
杨秉辉 ;
夏景林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 (06) :3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