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

被引:70
作者
沈焕庭
贺松林
潘定安
李九发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河口; 最大浑浊带; 河口环流; 絮凝作用; 浮泥; 拦门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以前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把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视作一个系统,对它形成的环境背景、时空变化规律、泥沙来源、絮凝作用对悬沙落淤的影响、浮泥的特性与分布、悬沙的富集机制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分析,并指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72 / 4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江口咸淡水混合及其对悬沙的影响 [J].
张重乐 ;
沈焕庭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4) :83-88
[2]   长江河口悬沙输移特性 [J].
沈焕庭 ;
李九发 ;
朱慧芳 ;
周福根 .
泥沙研究, 1986, (01) :1-13
[3]   长江口悬沙及其运移附视频 [J].
张志忠 ;
徐志刚 .
海洋科学, 1983, (05) :6-11
[4]   长江口滞流点位置的预测 [J].
顾伟浩 .
水运工程, 1982, (09) :24-29
[5]   长江河口潮流特性及其对河槽演变的影响 [J].
沈焕庭 ;
潘定安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01) :131-144
[6]   两千年来长江河口发育的模式 [J].
陈吉余 ;
恽才兴 ;
徐海根 ;
董永发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79, (01) :103-111
[7]  
上海市城市污水排放背景文献汇编[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处, 1985